妈妈是个很单纯的人,也是个很温柔的人。相比杜筠心的热情洋溢,秦宛则更安静可爱, 有时候跟她处得像个姐妹一样。
祝在的厨艺其实还行,但是自己给自己做的饭总感觉吃不出味儿, 所以很少做饭。
一般杨妈在就是杨妈做,杨妈不在就是随便糊弄着吃点。不至于像祝正清一样一天一顿, 忙起来就吃泡面。
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大概是那天晚上吃的泡面太寒酸了, 又或者说祝正清往她碗里夹的几颗青菜让她动了点恻隐之心, 祝在专挑了一个日子早点起床,亲自给他下了一碗青菜肉丝面。
蛋煎得不算完美, 甚至还有点糊边。祝在端给祝正清的时候,其实还是有点怪难为情的。
祝正清显然有些错愕, 没想到她会给自己下面, 愣在原地盯着那碗面看,半天不动筷子。
他越看, 祝在就越不自在,刚想一言不发走开,他开口了。
“你什么时候学会做饭的?”
“小时候就会了。”
“小时候?”
“嗯。”
祝正清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回答,他以为她是出国这几年学会的。
他缓慢地拿起筷子,尝了一口面,味道香浓,面条劲道。
祝在抿了抿唇,声音冷淡。
“准确来说,我九岁的时候就会做饭了,是妈妈教的。只不过那时候没机会马上告诉你,等你有空听的时候,我跟妈妈都忘记这件事了。”
祝正清拿着筷子的手一僵,神色变得灰蒙蒙的,像将雨难雨的天。
原来他缺席祝在的人生已经这么久了。
“你先吃吧,吃完把碗放那里就好,我先上楼了。”
祝在不等他有任何回应,就啪嗒啪嗒踩着拖鞋上楼。她将门关好,静静地靠在椅子背上,眼神放空。
在面对祝正清的时候,她总是忍不住耍小性子,忍不住对他冷嘲热讽。
她做不到坦然,也永远没办法释怀。
因为有些遗憾一旦产生,便做什么都弥补不了。
*
到家里闲着也是闲着,祝在便抽了个空独自带祝好出去玩。
杨妈想着给母女俩留点独处空间,就没跟过去。再说了,她巴不得祝在多亲自带带娃,不然到时候和祝好最亲近的成了她。
即便有的是时间,但是天气这么热,祝在也没跑太远,就近择了个小商场去夹娃娃。
可祝好对这个活动好像没什么兴趣,表情一直恹恹的,几乎是她陪祝在玩。
当然,也可能是祝在的夹娃娃技术太过一般,小家伙身为吃瓜群众,既没有参与感,也感受不到什么乐趣。
夹了几次都没夹上,祝在烦了,刚想换个娃娃机,一道熟悉的嗓音从背后传来。
“别换机子了,就用这个,一直夹总能夹得上的。”
祝在诧异地回头,骆元棋正站在她身后,笑容灿烂。他穿着身黑色衬衫,下面搭了个墨绿色长裤,手腕上戴着一块银色方形腕表,整个人显得比以往要成熟得多。
也是凑巧,祝在今天穿得跟他恰好相反,下身黑色长裤,上身绿色衬衫,若要站一起,倒真还像是一对儿。
阿莫斯以往就常说,祝在跟骆元棋在审美上有着高度的相似,反之他的审美风格和他俩截然不同。
他把它归功于这俩人都是中国人的缘故。
“元棋,你怎么在这里?”
祝在没想到在这都能遇见他,眸子里神色微讶,“你不是搬到清和街去了吗?”
前几天骆元棋就给她在微信上说了房子找到了的事,还说要等家里收拾好了就亲自下厨,请她吃顿好的。
不过这话说完连着五六天都没个回音,祝在也就渐渐忘了。
“我正好路过你家附近,准备找你的,但是你不在家。有个阿姨说你来这边了,我又打不通你电话,就干脆过来了,反正不远。”骆元棋淡笑着向她解释。
“原来是这样,我还真以为鹭城小到谁都能一下碰见了。”
祝在不由自主想到那天晚上前往机场的时候,在路上遇见的贺遥。
骆元棋下意识问:“你还碰见谁了?”
“一些老朋友。”她笑,显然不想多说。
“那说明你朋友多,像我就碰不到。”
“方圆十里还是小骆最会说话。”
祝在感觉裤子忽然被一双小手挠了挠,低头看去,祝好正紧张地攥着她的衣服,大眼睛却盯着骆元棋一眨不眨。
骆元棋笑了笑,蹲下身轻声问,“你是祝好吗?”
祝好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先请示性地看了一眼祝在,在得到她鼓励的目光后,才点了点小脑袋。
“嗯!”
祝在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快叫叔叔。”
“叔叔!”
“真乖!”骆元棋眉眼弯了弯,几乎是下意识地想要去揉揉她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