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一家人进门时都看呆了。
他们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房子,也就是府衙了,自己能进京住进这么豪华的宅邸,那是想都没想过的。
而且,听说他们娘要当皇帝了,那他们是什么?
皇——亲——国——戚——!
这事儿谁做梦敢想啊!
待收到京中各处的拜帖,她们才知晓自己的身份,从一个地里刨食的,变成了贵人。
好在徐秀越早就嘱咐过他们,不要跟京城里的人接触,因此家里的几个媳妇,只能看着那拜帖眼馋,却不敢回应。
萧府大的很,如今家
里的孩子已经能一人一个小院了,不过上学还要去前院的书房。
九皇子此刻正在自己院中,拧眉仰头看向太傅。
“先生,您也希望我去后周做太子吗?”
太傅看向眼前这个长高了许多的少年,叹了口气:“承佑以为如何?”
九皇子低下了头,思忖片刻道:“我当初没有死在宫中,全靠何将军相救,若是弃他而去,最后兵戎相向,岂不是恩将仇报?
再者周朝已亡,我早已认清了,所谓后周,也不是我父皇的周朝了,徐大人待我如亲孙,倒不如在此做个富贵闲人,也无甚不好,可他们说……
他们说,我本该做皇帝的,这天下原本是我家的,去了南方,成王是我的亲叔叔,又会立我为太子,必定会善待于我。
到时我在南方做皇帝,徐大人在北方做皇帝,既保住了祖宗基业,也不妨碍什么,若是不去,才是将祖宗基业败在手上,向灭国之敌俯首称臣,令皇家蒙羞。
先生您说,我该不该去?”
太傅看着犹豫不决的九皇子,又深深叹了口气,去与不去,九皇子考虑的皆是旁人,前不能负恩,后不愿忘祖,他成长的很好,徐大人也没有刻意将他养废。
从某种角度来说,徐大人虽是一介女流,做的却是君子之事。
“殿下,灭周朝之人乃是叛军,并非徐大人,相反,徐大人为先皇报仇,虽目的也是谋求天下,但即使不能视之为恩,也绝不可将其看为仇人,否则便是小人行径了。”
九皇子点头道:“我也如此认为,那些人买通徐家下人,日日在我耳边说些祖母坏话,当真可恶。”
“徐大人这些日子常住宫中,家里都是新买的下人,有些纰漏也正常,至于南下……殿下可有复国的心思?”
九皇子抿唇,沉默不语。
太傅眸光微闪,看九皇子如今的态度,当初对他说周朝已亡的九皇子,竟然真的起了谋求天下的心思。
他应当激动的,他应该顺势鼓励九皇子,助长他的野心,他日,周朝未必不可复辟。
太傅张了张嘴,说出的却是另一番话。
“殿下认为成王如何?”
九皇子思忖片刻后回道:“皇叔既能夺得半壁江山,自然同祖母一般,也是十分厉害的人物。”
“殿下觉得成王也有野心?”
九皇子点头道:“皇叔已在南方称帝,自然是野心勃勃。”
“依殿下看,成王此人,可甘愿将自己博得的天下,不传与亲生孩子,反而拱手让于您?”
九皇子一时哑然,片刻后道:“当初父皇尚在,皇叔已有不臣之心,想必……是不愿的,不过,我既为他亲侄,便是将来谋算失败,想必他也会善待于我。”
太傅摇了摇头,九皇子长在徐大人家中,虽读书识礼,但却养的过于良善了。
“彼时殿下已为太子,若是不传位于你,于天下如何交代?若是更换太子,殿下认为,什么办法最为恰当?”
“这……”九皇子一时没有言语。
“只要殿下身死,或者有重大失德行为,成王便可顺势换太子,前者殿下恐要丧命,后者……也是个圈禁一生的下场。”
九皇子到底还是个孩子,听太傅所言,当即吓得脸色煞白。
“我如今才明白,徐大人为何连一句模棱两可的口风都不愿意露,她不想利用你,也是为你找一条安稳后路。”
九皇子蹙眉道:“先生,我不太明白。”
太傅抬手,摸了摸九皇子的头,道:
“不明白也无妨,如今我也不知何为对错,殿下只需知道,去南方,殿下或可一搏,但若失败,必然结局惨淡,若是留下,依徐大人的为人,必能保你一生平安喜乐。
要如何选择,只看殿下,随心而为,只是若做了选择,便莫要后悔,不能回头,只能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