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朗声道:“这位大人,听我一言再死不迟。”
杨大人眸光闪烁,以为徐秀越就要给台阶他们下,便冷哼一声,只怒视官兵。
官兵见此,便道:“大人说了,若有人死在城门口,坏了她的风水,则满门抄斩。”
“你!”
“大人说她本就是以女子之身管辖一城,已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便是做的再好,也有旁人说道,所以再叫人多说些什么,也无妨了。”
“这……当真是女子短视!”
官兵瞥他一眼,道:“大人看是要走,还是要……”
“老爷,咱们走吧。”
有旁边人的劝告,杨大人也顺势冷哼一声,转身上了车。
牛车行驶之前,官兵还贴心道:“大人说了,北边都是叛军,唯恐你们去了就要丧命,所以往南送你们一程,且难免还有成王,大人大可以投效成王。”
这话说的杨大人等人脸色一黑。
当初成王早早便称帝,实际上跟叛军一般无二,他们大多数都上折子斥责过,且这些日子传来的说法,都说成王此人睚眦必报,实非明主。
若是他们当真投靠,说不得还要遭受报复。
一群人的心沉了下来。
杨大人在心中盘算着去处,除了徐秀越这里,竟只剩下西边可去。
西处几城联盟,原来都是他们瞧不上的地方官,如今却要前去投奔,杨大人的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况且他若是原先便因着故旧选择西边也罢了,这样被徐秀越扫地出门,当真是……如丧家之犬,恐不被人所用。
哎。
他原想有九皇子在,徐秀越只要想用九皇子的名头,也不敢对他们这些前朝老臣做出过分的举动,谁成想……
轰——
沉重的城门忽然又行打开,一个老者缓步走出,大呵一声:“慢着。”
杨大人转头,目露希冀。
“太傅大人!”
第137章
老太傅紧走几步, 走到杨大人面前恨铁不成钢道:“你可真是……糊涂啊!”
杨大人没想到上来就被训了一句,可他如今的境况如此,也不好说什么, 只叹了口气。
老太傅拍拍杨大人的胳膊, 将他让到一边才压低声音道:“杨大人可还记得,此次前来为的是什么?”
杨大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到:“自然是为了匡扶周朝,扶九皇子上位。”
“那你如今又是做的什么?”
“这……哎, 还不是那神婆子掌了些势力便不知天高地厚,要将我们驱逐出城。”
“ 不错, 徐大人是个神婆出身,你瞧不上她也情有可原,可你瞧,现在她要你们出城你们还能留下?”
“哼,大不了另谋出路就是。”
“出路?您可还有其他出路?”
杨大人被老太傅一句话问懵了, 口中却还争辩道:“往南有成王往西有蒋大人,哪里不是去处?”
老太傅摇头道:“若是那些人当真好,杨大人并不会直接来投奔九皇子了。
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杨大人家也是世代忠良, 前来投奔九皇子不只是为了周朝大业也是,为了一个忠军爱国的名声。
您瞧瞧其他人, 您若去投奔, 可还能算得上是忠臣?”
杨大人自然知道这些道理, 脸色便又灰沉了一些:“我又有什么办法, 那婆子占了府城的地方却又不拥护九皇子上位, 便是留在这里也没甚所谓。”
老太傅文言脸色一沉:“这便是杨大人所有的忠心了吗?!”
杨大人被老太傅的疾言厉色唬了一跳, 讷讷不敢言。
“我还当杨大人同我一般,为了匡扶大业什么苦都吃得, 却原来杨大人不过是为了恢复自己从前的荣华富贵罢了,既如此,道不同,不相与谋,在此别过,祝大人一路顺风,前程似锦。”
“这……”杨大人脸色涨红,怒道,“难不成在太傅眼中杨某就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吗?若非为了匡扶大业,我便是替那叛军为走狗,又如何不能荣华富贵了?!”
太傅却没有给他好脸色:“如今九皇子年幼且寄居于徐知府家中,本就无权无势。
那徐知府一介女流,又没读过什么书,哪里懂什么君臣思想,可想而知,九皇子必然是在城中受人压迫。
如今连九皇子都自顾不暇,你却偏要趾高气扬仗着前朝官员的身份,与那徐知府叫板,你说你为的是自己还是九皇子?
若是那徐知府因你之故,迁怒到九皇子身上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