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发出去,林家欣然前往,徐秀越也才见到了这位略带华发的林家家主。
他与林修为长得有五分相似,不过气质上却迥然不同。
林修为时常带笑,瞧着便平易近人,而林家主或许因着常居高位,面色更为严肃一些。
两人寒暄过后入座,一男一女,也不熟悉,没什么可聊的,徐秀越只好谈起了林修为在县里的功绩,一顿乱夸。
林家主面上自然是与有荣焉,待徐秀越夸完,才叹了口气道:
“我这儿子,好似天生就有一双火眼,凡是他瞧上的生意,必能做成,凡是他觉得不可为的,做了便是刚开始有起色,最终也会惨淡收场。
当初大人还未发迹之时,鹤宁便与我提过大人,奈何在下不敢用全族赌一个未知,却又深知鹤宁的眼光必然与众不同,这才给与鹤宁半数家财,分了家。
现在想来,当真是在下鼠目寸光了。”
林家主说这些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为当初没有坚定的选择徐秀越而道歉,另一个则是说明,当初他也是给了半数家财作为徐秀越启动资金的。
徐秀越自然不会因为当初的事情怪罪,毕竟那个时候,她自己连当县令的想法都没有呢。
徐秀越也是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林修为那时候就谋划着要扶持她,甚至要来了半数家财。
林家主第一个递上拜帖,也是为了试探徐秀越的态度,见他提起当年之事,徐秀越也没有任何愠怒,便放了心。
徐秀越则是道:“说起来,当初县中封闭,还是多亏了有林家主送信,我们才好了解四处形势。”
“哪里,这都是在下应当做的。”
“我也是初来乍到,不知道府城之中,可有我需要注意的世家?”
既然已经联络好感情,都是自己人了,徐秀越就问起了正题。
她已经在老夫人口中了解了一些府城的势力划分,但林家主是个商人,商人眼中的世界,跟老夫人与知府大人眼中的势力,或许又有不同。
林家主略作思忖之后,才道:
“要说势力,武将军背靠妻族吴家,吴家虽说没有出过什么大官,却也是三代以内都有在朝中任职,只不过如今前朝覆灭,他们又没有出过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倒也不足为据。”
这却与老夫人的介绍不同,老夫人说过,虽然如今没了朝廷,吴家影响力骤减,但吴家在府城盘踞多年,吴家子弟因着出身官宦人家,在府城各种小缺中任职。
有些比较小的职位,或是远的亲戚,他们也无法完全根除,这样的人物虽小,关键时候给你一下,也防不胜防。
这或许就是身在其位,才能察觉出的隐藏危险。
不过林家主说的也对,大面上来说,原来是武将军背靠吴家,后来是吴家背靠武将军,武将军一死,吴家也不敢再闹腾。
“再有就是刘家,也是刘副将的家族。”
林家主看了下徐秀越的脸色,才继续道:“刘家本身也不是什么大家族,不过凭着经商赚了些银子,给刘副将捐了官,这才又借势在府城占了一席之地。
只不过最近刘家最近再售卖铺子,说是要给出嫁女凑嫁妆,实际上,林家盯着刘家的人却瞧见她们进出吴家。”
这就是老夫人不知道的了。
恐怕林家主能够知晓,也是因为长期关注竞争对手。
徐秀越还以为军队交接顺利,刘副将便不会再起别的心思,没想到最终还是与吴家联手。
两家联手倒也合适,若是他们反叛成功,吴家坐首位管理府城,刘家管理军队,正是双赢。
“再有就是顾家,顾家是世家大族,不过咱们府城中的,是顾家分支,他们与吴家有姻亲关系,”林家主顿了顿,继续道,“不过两家实际上并不亲近。”
“这是为何?”
“吴家做官的多,但家族也大,搜刮上来的油水并不足以支撑他们家现在的生活,所以前些年便染指了印子钱,顾家媳妇也参与其中。
后来东窗事发,吴家怕影响到做官的男丁,便将责任完全推给了出嫁女,顾家因此担上了放印子钱的罪责,那名出嫁女最后也只得自尽以谢罪,但顾家赔了大笔银子免罪,也是元气大伤。
不过到底两家还有后辈,后来两家为了缓和关系,吴家又嫁了一位庶出嫡女给顾家做填房,表面上便维持了亲戚往来,实际上两家在城中的生意,都是竞争关系。”
徐秀越点头,这个倒与老夫人说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