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先警惕的上下打量了一眼九皇子,见他三岁上下又长的极好,才放了心,又咋呼道:“哟,这模样,得是个大官家的孩子吧?”
老夫人也看向九皇子,问道:“我对京中也有些了解,家里也有亲戚的孩子嫁入京中,不知这是哪家的孩子?”
老夫人的本意是了解一下这孩子的来历,顺便看一看跟她自己有没有些亲属关系。
但徐秀月却是紧张起来,因为她压根没有考虑过给九皇子安个具体什么身份。
第129章
电光火石间, 徐秀越急中生智,想起了林修为关于静妃的介绍。
“听闻她生母出身南阳刘氏,不知道老夫人认不认识?”
“哦?”老夫人眸光微闪, “大人确定?”
老夫人这么一问, 徐秀越心中便有些打鼓。
不过想到南阳刘氏是个大家族,嫁入京中的肯定不止静妃一个。
单凭生母的出身,应该也精确不到九皇子的身份。
“听闻是刘家。”
老夫人闻言点点头,竟是没有再追问九皇子生父的事, 只是笑道:“那这孩子还当真是出身世家大族。”
田氏一听面上便有了些尴尬神色,犹豫道:“哟, 这么精贵的少爷,咱家可没养过,别给人养成乡下小子了。”
田氏一说,何家的几个媳妇,面上都有些紧张之色。
“不必多虑, 咱们家怎么养孩子便怎么养这孩子就行,日后他便会跟着咱家生活,他京城的那个家……怕是回不去了。”
徐秀越这么一说, 众人变明白了她的意思。
想想也是,任是再富裕的家庭, 战争一起, 还不是跟他们一样, 该家破人亡就家破人亡。
人家打仗了可不会, 因为他们家有钱就放他们家一条生路, 说不得就因为他们家有钱, 才会盯上他们家。
众人又可怜起这个孩子来。
小小年纪失了父母亲人,本来是锦衣玉食的少爷, 如今却落到了寄人篱下的下场。
“哟,这咋还哭了。”
徐秀越闻言低头看去,只见九皇子低着头,眼泪啪嗒啪嗒的掉在地上。
恐怕他也是听明白了许秀越方才的话,知道自己的家,再也回不去了。
张氏刚生了儿子不久,瞧见三岁的九皇子一哭就有些受不了,忙上前抱起九皇子哄了起来。
“不怕不怕,以后这就是咱家,家里有好多哥哥姐姐弟弟跟你一起玩呢。”
“是啊,是啊,你别哭,姐姐带你玩儿。”三丫也瞧他可怜,忙上前拉住他的小手,安抚道,“咱家山上种了可多棉花来,等棉花成熟了,咱一块摘棉花去。”
徐秀越:……
可能对小孩子来说,有一些工作也是有趣的玩耍吧。
九皇子似乎十分吃这一套,圆溜溜的眼睛看向三丫,好奇道:“棉花是何物?”
见九皇子愿意说话沟通了,徐秋越也放了心,就听三丫喜滋滋介绍到:
“就是那种白白的,软绵绵的以后做成冬衣穿在身上便不会再冷了。”
九皇子懵懵懂懂的,三丫便已经叽叽喳喳说起了山上的东西,把九皇子听得眼睛亮亮的。
老夫人笑道:“以后可有人陪着咱们三丫一起疯了。快先别聊了,弟弟应该还没有吃饭咱们先让弟弟吃个饱饭,对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有了三丫在其中掺和,九皇子似乎也放松了许多,声音也大了许多,答道:“吾名承佑。”
徐秀越一直在心中喊他九皇子,倒是忘了问他的名字。
承佑,承天地庇佑,想必九皇子在宫中也是比较得皇帝喜欢的那个。
小孩子的忘性似乎很大,一顿热热闹闹的午饭之后,九皇子便像是忘了烦恼,跟三丫狗蛋一起去院子里丢石子玩了。
徐秀越彻底放了心。
秋收过后,安河城的七个县才稍稍缓过点劲来。
徐秀越直接免了两成粮税,以至于她在安河城的名声,在秋收过后瞬间达到了顶峰。
徐秀越觉得前朝定下的四成税本就苛刻,他只是减了一年的赋税,就得了这样的爱民名声,简直跟白捡的一样。
若不是现在时局不稳定,他们又经常打仗,徐秀越连她原来所管辖的几个县城都想降一降。
不过实际上他们一
直实行着提前交税,简减免一成税的政策,所以她辖区内的县城基本也都是收到三成税。
借着这股爱民的东风,徐秀越开始宣传移民政策。
由于连年征战,这七个县城的人口大大减少,尤其是去年还发生了一场洪灾,更是让不少人逃荒去了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