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也是为了确认,秋山县县令是否可靠。
另外,今年的税收该安排起来了。
当然,税收是给留仙县的,而不是府城。
这样战乱的年代,只要他们自身强大了,那些统治下的县城,才不会墙头草,而等他们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反叛他们的代价则会变得更大,到时候就更不用怕了。
就在徐秀越安排秋山县的时候,城门的守兵却又收到了一封来信,这封信带着血迹,显然主人也是九死一生送来的。
徐秀越只看信封就觉不好,拆开一看,竟然跟秋山县一样,是一封来自银临县的求救信。
这……
徐秀越反射性地想找来林修为商议,话都吩咐出去了,才被衙差提醒道“林大人去秋山县了”。
徐秀越心中一阵失落,还有些不安。
从参与到留仙县管理开始,她的身边便一直有林修为在一旁商量着出谋划策,乍然只剩她自己,徐秀越忽的觉得整颗心都空落落的。
她攥着手中几乎用血泡过的信,犹豫不决。
他们分出兵力救援秋山
县之后,兵力已经大大不足,而秋山县还未发展起来,也没有兵丁补充进来。
但徐秀越知道,在府城不作为的时候,也是她发展势力的最好时机。
第122章
银临县与秋山县毗邻, 在位置上其实更好救援,奈何如今县里的兵力吃紧,根本分不出多少。
徐秀越难以抉择不说, 身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人太少了, 兵少,幕僚也少。
瞬间,徐秀越想要扩张的心盖过了求稳妥的心。
她从两个县中,又抠抠搜搜抽出了两千人的队伍, 发往银临县。
好在她理智尚存,紧余的精英队是不能再往外送了, 女兵除了操纵机械的,可以启用作为单独部队使用。
这样一来秋山县存留的兵力就跟他们差不多了,幸而徐秀越在上次调兵的时候,就往秋山县运送了一批守城器械,多少增加了些守城力量。
另外, 田兵也必须抽掉一部分使用了。
这次带队的,是何安卓还有一位刘姓领队,徐秀越不太放心, 最后又添了五百名田兵,一百把小连弩, 以及另外新开发的守城利器, 虽然产量不多, 还是都给他们带上了, 这才让他们出发。
另一边, 徐秀越紧急给秋山县的林修为发去了书信, 如今最紧要的,是收编军队, 扩充兵力,另外回调一部分队伍。
银临县那边,因为兵力不足,何安卓并没有采用埋伏对敌的战斗方式,而是骚扰,远处一击之后,便立刻逃窜。
大队也被他分成了几个小队,专打游击,而战斗能力较弱的田兵,则由刘领队带着,从东门进了银临县。
两万人的大军,任他们再骚扰,减损的数目也不够击退敌军的,而且这次成王军队学精了,将粮草守护的密不透风,他们试探了几次也没能靠近烧掉。
银临县必然要经历一番正面攻城的苦斗了。
好在他们也不是全无准备。
随着城门外喊杀声响起,刘领队带着留仙县的田兵们爬上了城楼,在敌军靠近一定距离的时候,便令旗一挥,道:“放!”
紧接着,一个个挂满黑色小珠的葡萄样“鞭炮”被点燃扔下了城楼。
城门外,砰砰的炸响声不绝于耳,黑色小珠一个接一个的爆炸,其中包含的铁片,则随着炸弹的威力,迸射四面八方。
瞬间,敌军死伤一片。
这也就是徐秀越他们身处矿山,才能有这样大手笔的铁制消耗品,而小炮弹的威力虽然不如大炮,却机动性极强。
有些倒霉的敌军,正好在近处伤到要害的,也会当场毙命,远处或是伤在四肢的,则只是受伤。
研究所将这样的武器命名为黑炮。
这样的黑袍他们才制出来一批作为备用,实则还在威力改进中,所以产量不大。
城楼上,刘领队看准时机又扔了四轮,黑袍便告罄了。
而此时,敌军已经伤了有一半,可惜他们再无黑袍,只得正面迎接敌军的攻击。
不过这种时候,就是银临县的兵丁站在前面了。
敌军似乎也发现了这个时机,随着敌军将领一声令下,兵士们喊杀着搭建云梯向上攀爬。
银临县的兵丁虽然战斗力一般,但好歹将领也有基本知识,当即滚石砸向对方。
城墙上下,两军酣战,忽的,敌军身后传来一阵喊杀声,接着就是漫天的弩矢,他们依旧如原先那样,一击得手,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