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为似是被徐秀越这样理想化的想法逗笑了,他唇角勾起浅浅的弧度,道:“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仙姑所说的目标呢?”
徐秀越想了想道:“往简单来说,要达成全民小康,只需要两点。”
林修为笑道:“愿闻其详。”
“所谓安定,自然要攘外安内,向内应当发展生产力,向外应该提高战斗力。”
这两点很好理解,林修为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要生产力,一个是提高粮食产量,另一个就是鼓励各行各业发展,只有行业平等,人才才能辈出。”
林修为似乎有些不解:“行业平等?”
@无限好文,尽
在晋江文学城
徐秀越点头道:“譬如咱们造的水车,若不是有这么多能工巧匠,单凭咱们,什么时候才能造出可以使用的水车?
如今学木匠的,大多是家里穷,送出去学一门手艺,毕竟是下九流的职业,正经人家并不希望自家人做这方面工作。
可谁又知道,有多少有天赋的人,就被一句下九流逼的只能另谋出路?”
林修为蹙眉道:“可士农工商,自古便是如此,若当真平等,谁又甘愿种地?”
徐秀越问道:“为何不愿?”
“种地多劳苦,看天吃饭,农人辛苦,若是有更好的赚钱出路,自然都去行商或是学手艺去了。”
徐秀越道:“您看咱们造出水车之后,可是让农人减轻工作了?”
“这……却也是。”
“时代的发展是整体的,旁的行业兴盛,也会带动另外的行业,各行业发达了,国家就会有钱,农为国之本,再由国家助农,发放补贴,也能形成良性循环。”
“良性循环?”林修为咀嚼着这个新鲜的词语,一时间有些混乱。
“就像桑田种植,一环助长另一环。”
这样具体类比,林修为便明了了。
“仙姑是说,若是工发展了,可以助长经济,经济发展了,可以助长农业,农业发展了,反过来,百姓解决了温饱,又能有余力发展士工商?”
徐秀越点头道:“大概是这么个道理,不过,工的发展,助长的可不只是经济,譬如咱们的刺车、弓箭,全都是工的产物,助长的还有为我们的战斗力。”
林修为点头表示理解:“这么说,要仙姑来看,咱们先该发展的就是工?”
在现代,有句话叫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放在古代,这些发明创造,就是古代班的科技。
不过徐秀越却摇了摇头:“若要我说,最重要的是提高亩产、降低人力,这点可以从育种、找寻新的产物来做。”
跟林修为的一段谈话,倒是让徐秀越想起来,杂交和土豆,似乎都是能让百姓吃饱的办法。
这得做起来!
她没有停顿,而是皱眉努力思考道:“再就是咱们的工,要发展这些,目前最重要的,是吸引人才,毕竟自己研究,不如老师带入行。”
说到这里,徐秀越自信道:“各地或许会抢状元,总不会有人跟咱们一起抢木匠铁匠之类吧?重赏之下,必定有人愿意前来。”
徐秀越又想起来前世听说过的抛石机、云梯、木牛流马,至于火药,徐秀越还没想好要不要提前发展出来。
甚至于蒸汽机之类,也不是不能尝试。
“我曾听过一种东西,是木匠做的,形态似牛似马,却不是真的牛马,能托物,日行千里不疲,只是未曾见过。”
“哦?真有这种东西?”这种神奇的形容,也吸引了林修为的关注。
徐秀越摇头道:“我也只是在书中看过,古代的木匠技术,早已失传了,不过我还听过,有人用蒸汽驱动铁盒,亦可日行千里,不过要烧些……木柴。”
嗯……木柴汽车也行吧……
林修为笑道:“这应该也失传了吧。”
不成想,徐秀越却道:“虽说不知道详细做法,但原理我却是知道的,只是需要专攻此项的人稍加研究罢了。
或许将来,咱们不止能在地上跑,还能去天上飞呢!”
林修为被徐秀越的天方夜谭逗笑了。
想到未来可能导向的五花八门的世界,徐秀越也忍不住笑起来:“要真是有那么多人搞发明,咱们将来还不知道变成啥样。”
林修为看了徐秀越一眼,也跟着笑道:“仙姑所想的世界,自然是美好的世界。”
笑过之后,林修为却陷入了沉思,士农工商从古至今由来已久,从未有人想过要求行业平等,而为君为臣者,自身为士,自然要守护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