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半睡半醒之间她听到了一些轻微的声响,睁开眼睛,正好看见夫人走到窗前,她推开窗户,窗外竟然停了一只鸽子,夫人从鸽子腿上取下了一张纸条。
张嬷嬷知道自己撞见了不该知道的事情,于是连忙闭上眼睛,当做什么也没看见。
今早夫人起床后,她便察觉夫人有些魂不守舍。
她忍不住在心里胡乱揣测,又跑去前院打听,才知道家主昨晚出城了,直到深夜才回来。
上午巳时,他又再次出门,她还在门房打探到,家主两次外出均是为了秦姨娘。
如果是以前,她肯定很生气,可是这一次,她却顾不上恼火。
因为她在思考,家主频频去找秦姨娘与夫人半夜收到飞鸽传书有没有关系。
张嬷嬷甚至仔细的回忆了这两年,府上无论发生了多大的事情,夫人从不主动派他们去打听。
夫人大多数时间都安静的待在自己的院子里,真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正因为看夫人什么都不关心,她和兰儿才会替她着急,将打听消息的活儿主动揽在自己身上。
心里想着,只要在史府待一天,哪怕不争不抢,也要知己知彼,绝不做闭目塞耳之人。
可是在看到夫人异常的举动后,张嬷嬷不得不多想,夫人或许并不像她们想的那样简单、豁达、无所谓。
她从不好奇府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许是因为她什么都知道,甚至知道的比她们更多更细致。
“原来如此。”兰儿的声音再次将张嬷嬷的思绪拉回。
“我并没有看见鸽子,但是夫人手里确实拿着一张小纸条。
我也不是成心想偷看,当时夫人站在窗边愣神,我叫她也不应,这才走去她身后说话。
结果她因为太出神,竟被我吓了一跳,而我刚好不小心瞥见了她手里的纸条……”
兰儿越说声音越小,一副做错事的样子。
张嬷嬷神色复杂的看着她,问道:“你看见纸条上的字了?”
兰儿咬着唇点点头,要不她怎么会这么紧张又不知所措呢。
“纸条上写:家主已经出城,前往王家村。”张嬷嬷不是外人,兰儿便直言不讳的告诉了她。
说完她并没有觉得轻松多少,心里依旧是彷徨的,毕竟她撞破了夫人的秘密,而且她再傻也知道纸条上的字意味着什么。
张嬷嬷的心情同样沉重,并不是因为夫人没有将她们视作心腹,坦诚相待。
相反,她觉得自己挺蠢的,整日伺候在夫人跟前,却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做什么。
这两年,夫人一个人承担了一切,而她们却没有帮上任何忙。
而现在夫人如此忧心忡忡,魂不守舍,是不是因为出了什么事。
王家村,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那里是秦姨娘大丫鬟的老家。
想到这里,张嬷嬷心里一沉,快要透不过气来。
第628章 靠人不如靠己
傍晚,狂风大作,黑云压顶,眼看着风雨欲来。
沈氏一直没有用膳,期间张嬷嬷端来一碗燕窝粥,再三劝说,她才勉强吃了。
后来孩子睡醒了,她就一直在逗弄孩子。
申时三刻,豆大的雨点砸落下来,与此同时,风尘仆仆的史廷芳大步迈进了院子。
守在门口的张嬷嬷和兰儿对望了一眼,神色凝重。
史廷芳一阵风似的进了门,张嬷嬷刚要跟进去,前方便丢来一句不容置喙的命令:“所有人都出去。”
她脚步一顿,眼睁睁的看着高大的身影转身进了内室,而屋里伺候的几个婢女纷纷躬身告退。
史廷芳进了寝屋,沈氏刚将怀里的孩子交给乳娘,又吩咐道:“你抱他去东厢玩一会儿吧。”
乳娘偷偷瞥了一眼脸色紧绷的史廷芳,知道这夫妻二人肯定是有话要说,于是赶紧点头抱着小少爷出去了。
屋里霎时变得落针可闻,史廷芳直直的看着沈氏,从进屋开始目光就没有离开过她的脸。
她很镇定,不慌不忙,面不改色,平静无波的眼神中隐含着一贯的疏离和冷漠。
他突然发现自己有些不认识她了,或者说她早就不是当初的沈氏了,想到这里,他的心情万分复杂。
“夫君将人都清了出去,想必是有什么要紧事说。”沈氏柔声说道。
一双温柔妩媚的眼睛静静的凝视着史廷芳,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殊不知她看似恭谦贴心的举动下却暗藏着浓浓的嘲讽。
她最讨厌看见的就是他的这副神情,失望、无奈、无助又痛心,她真的看够了,也不想再看了,所以她不介意来抛砖引玉,体贴他的为难。
史廷芳何尝看不出她眼中的清冷与嘲笑,心里一时更加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