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
池芫被她们吵得头疼,“行了行了,就一盒吃的,反正是摄政王送来的,传出去也是他挡在前头被口诛笔伐,就算哀家借你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得罪摄政王啊。”
这话倒是不假,摄政王的实权可是要比后宫一个不顶事的太后多得多了。
看一个个老实安分的,池芫就颇为郁闷——
她这太后的威信到底在哪里?
不过看着眼前色香味俱全的鱼和粥,池芫又晴朗了。
算了,威信随时都能重振,这一顿却不是随时都能吃到的,趁这会能吃的时候赶紧吃。
池芫大快朵颐过后,微微抚摸着小肚子,满足地品茶。
这时,沈宸像个苦瓜似的就进来了。
耷拉着双肩,一副被社会毒打过的样子。
“这是怎么了?”
池芫母爱雷达上线,坐起来,立时招手让他到她跟前来。
询问他。
沈宸看着她柔媚照人的脸,憋屈又沮丧地卸下双肩,轻声道,“摄政王说儿臣笨……”
“这有什么,他嘴巴毒,别听他的。”
池芫就来气,那男人真是夸不得,这就作了?
“可是,儿臣偏偏觉着他说得在理,无力反驳。”
小皇帝很是伤怀地叹了口气,沈昭慕今日倒是叫他知道,他要学得何止是一门帝王之术?
而帝王之术又何止是那么容易学的?
他是聪明,却到底前面荒废了,基础太弱,如今文武皆要勤加练习,方能补拙。
池芫听着这孩子实诚的话,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心想你要是笨,这个位面没两个聪明的了。
摸了摸他的脑袋,“笨鸟先飞嘛,宸儿不必记挂在心上,只要你努力,总会追赶上所谓的聪明人。”
这声安慰,叫沈宸心情好了些,下一瞬,他便重燃信心地点点头,“嗯,一定要追赶上摄政王。”
池芫:“……”
怎么我说聪明人,你就将他对号入座进去了?
当我不存在?
===1849祸水太后vs野心摄政王(40)===
只是,沈宸想要在寺中勤加练习的愿望到底是落空了g。
京中出了事。
先是京中传言,说是当今太后与摄政王有染,传得那叫一个版本满天飞,什么苦情的奸情的说法都有。
还有鼻子有眼的,说是太后娘家府上的旧人当年亲眼所见,摄政王与太后在她未进宫前便暗中往来。
这些本不会传得沸沸扬扬,偏生又有摄政王伴驾去五台山,途中遭遇刺杀,太后为摄政王挡了一箭
这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比话本里还惊心动魄,还荡气回肠,能没有一腿?
这本来也还好,只是民间谈资,偏偏这时,宫中又出了事。
说是禁卫军先后中毒昏迷,宫中谣传说是闹鬼
这事压不住了,朝中大臣们便急急给远在五台山上的摄政王去信。
沈昭慕收到这些带着浓浓“质问”、“控诉”味的信时,微微拧起了眉心。
恰好小皇帝就在一旁,正翘首望着自己手中成堆的奏折和信笺。
他便顺手似的,丢给他了。
“皇上看看吧,也正好看看你学了这么久长进了没。”
沈宸最近除了睡觉吃饭以外的时间,都在被督促着学习怎么处理政务,纸上谈兵的话,是有不小的长进。
但就要看看实战时,是不是也能让人刮目相看。
“一派胡言!”
小皇帝最近连皇帝的气势都长了不少,看完后,一拍桌子,便怒着小脸,“他们竟敢逼朕将母后留在五台山,还说母后引起祸端?”
哦,这气势原来是维护母亲才有的。
沈昭慕一时有些欣慰,好歹这小崽子对她倒是一片赤诚之心。
也不枉费她为了这小崽子,还和自己谈条件了。
“那皇上说,该如何是好?要知道,这些大臣可是沆瀣一气,如今对他们而言,比起难以堵住的百姓之口,和宫中不明的中毒事件,当然是发难一个人更简单。”
他这番话,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有些晦涩,但沈宸不是普通的六岁孩子,他只是沉默着,又愤怒着,等沈昭慕说完了,他从椅子上跳下来。
来到沈昭慕面前,咬着牙,握着拳头,眼睛里满是火光。
“那就力排万难,朕要做能爱护子民的皇帝,当然也要先能保护自己的母亲。他们是臣,朕才是君,为何他们说什么,朕便得听?”
说着,他摸不准沈昭慕这似笑非笑的眼神是何意,只知道,要是能让摄政王和他一个阵营,那就算百官都对抗,那也不惧。
他还太弱小了,不足以号令百官,震慑百官。
沈昭慕沉默地和他对视了一会,好一阵,才伸手,在他的脸上捏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