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碗掺了药的汤,却阴差阳错地被柔妃喝了,柔妃当场气绝身亡。临死前,她将三皇子交给我,说求我保护三皇子。”
长叹了一声,“我当时受到惊吓,胎像不稳,便昏过去了,醒来时,你父皇已经雷厉风行地处决了淑贵妃事先收买好的替死鬼,一个寂寂无名的美人。等我想去查证,却发现一切都被抹得干干净净,只是唯有我清楚,当时那碗药是冲我来的。柔妃,不幸地替我们母女俩挡了一难。”
“那,那皇兄他他知道吗?”
池芫心里怎么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曲折,顿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虽说人不是她母后杀的,但总归是为母后和她死的。
只是,男主不这么以为啊!
一激动,池芫险些就说漏了嘴,孟皇后却并不意外地扯开一抹无奈的笑。
“那孩子对我的敌意,怎么掩藏都掩藏不了的。我带着他到了七岁,有一回,他从外头回来,淋了一身雨,手里拿着小木剑,用一双冷冰冰的带着仇恨的眼望着我,我便知道他或许是知道了。”
“母后为何不解释?”
池芫要急死了,他知道的和你知道的完全是两个故事啊亲娘!
“解释什么没有证据的事,从何说起?”孟皇后摸了摸池芫的发顶,眼神柔和又无奈,“只是那孩子,这么多年来到底是与我生分了。”
岂止是生分,人将你当杀母仇人了。
池芫暗自撇了下嘴角。
“淑贵妃这般坏,母后怎么不将她的所作所为告诉皇兄呢?就任由她这些年在后宫里蹦跶?”
这是池芫最不解的地方。
孟皇后端起茶,饮了一口,浅浅抬眸,眼底如云雾笼罩般迷离深邃。
“你当她能活到现在,是谁在背后支撑?”
一句话,叫池芫愣怔住,随后一股凉意从脚底蹿到了头顶。
她想到了一个人,皇帝。
“你父皇不是只不喜我这个皇后,还有整个孟家,而淑贵妃背后代表的是新贵,他一手扶持起来的新贵。只要他扶持的李家不落败,那淑贵妃便不会失宠。要不然,就她那点伎俩,我早就碾死她好几回了。”
说到底,皇帝的心一开始就是偏的,如果她告诉池熠,那池熠势必要对付淑贵妃,淑贵妃背后的李家和新贵,不是那么好扳倒的,扳倒他们就是和皇帝作对,她不认为从前的池熠有这个能耐。
“但是现在,你皇兄,或许该知道些事了。”
抚摸着池芫的头发,孟皇后面色温柔,“母后原本以为那孩子不会和你亲近了,便想着就算说出来他也不会信,对你也无益。不过如今,为了你,母后愿意放下皇后的身段,向他解释,也向他伸出橄榄枝,寻他的庇护。”
池芫眼中光芒大盛,她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母后都知道?皇兄他”
孟皇后闻言,笑笑,捏了下她的鼻子。
“本宫好歹活了这么久,他虽聪明懂得韬光养晦,但缘何看不出来?倒是你你这脑瓜子,何时开窍的,竟知抱你皇兄的大腿了。”
这话,成功让池芫噎住。
要死了,她要怎么说?说她手握剧本,脚踩系统自带缪斯光环?。。
===1135娇蛮公主vs敌国质子(26)===
“正如母后所言,读书使人明智嘛,儿臣跟着十七皇子读了不少史书和兵书,发现这后宫好多事也解释的清了g。而为人处世更是,从前儿臣总觉着身为嫡公主可以不学无术到老,都是最尊贵的公主。但正如书上所言,世代更迭,朝局瞬息万变,如今皇兄们都成年了,这太子一位未定
就算是嫡出,儿臣也该提前观望了。只是五皇子可不是善类,如果他真的得势,就淑贵妃对母后和儿臣的敌意,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这么多皇兄里,父皇最喜欢五皇兄,最器重三皇兄,而三皇兄是母后名下的,那理应将他拉拢到咱们的阵营或者咱们主动加入他的阵营呗!”
话音戛然而止,孟皇后见她一副生怕说错话被她责怪的表情,不由得失笑。
“你说都说了,还怕再多说些大逆不道的么?”
池芫吐了吐舌头,“那这是母后让儿臣说的。可不是儿臣口无遮拦了。”
孟皇后抬手敲了下她的额头,“说吧,但出了这门,这些话都不许再对旁人提半个字,包括你皇兄。”
忙不迭点头,池芫:“您放心,只对母后说!”沈昭慕考虑下要不要说,看他表现。
“儿臣觉着三皇兄是有些本事的,要不然也不会被父皇器重,与其和什么二皇兄四皇兄套近乎,儿臣还是更希望和三皇兄打好关系。”池芫扳着手指头数,“而且,按母后说的,三皇兄和淑贵妃是有仇的,那正好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母后,您看,儿臣是不是很睿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