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就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了。
生产部的刘主任就差带着生产部的这些员工住在厂里了。
从前边干活边吹牛打屁想着摸鱼混日子的景象消失得一干二净,不是大家勤劳了,而是生产部也改革了。
以前活儿干多干少得工资都拿一样的,大家当然想让自己轻松点。但现在他们生产部也改成了固定底薪+提成了。每个人每个月规定最少印染出多少件衣服,完成了保底的后,每多印染出一斤衣服给多少钱。
这谁能不积极?
钱又不咬手,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这甚至相当于在变相的给他们涨工资。
毕竟,对大多数工人来说,他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和力气。现在能有个途径赚更多的钱,偷懒的现象再也见不到了不说,大家都自愿自发的加班!
许贤自己也没闲着,他又回去跟大刘小刘一起改机器去了。不光如此,他还又从各个部门要了些头脑机灵的过来一起学改进机器。
毕竟,现在会改进机器的人就他们三个,这其中大刘小刘还不是完全精通的,而厂里机器的数量还是有点多的。
真要就靠他们这三个人改完全厂所有的机器那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在生产速度就是金钱的现在,他们必须得尽可能快的改进完所有机器好生产出更多的布料。
所以,顶着刘主任哀怨的目光,许贤毅然决然的选择教会更多人如何改进机器。
第189章 黑心莲白月光的极品爹(42)
在许宣家轰轰烈烈的大干特干搞香妃帽事业, 野心勃勃想赚到能买两套房的钱的时候,许贤所在的南华也在如火如荼的搞《还珠格格》周边服饰。
甚至,许宣家再怎么日以继夜的干活, 架不住他们人少, 撑死了算是6个人一家老小齐上阵巅峰时期也就一天制作成了七百个香妃帽, 单日营业额最高一万九千六百四。
这个数字确实不少, 搁在以前, 哪怕是去年, 他们家一年都存不到这么多钱。
但在一家子人眼里算是很多的钱,在南华这个万人大厂面前简直连比的资格都没有。
这次都没轮得到许贤出去跑生产,王主任带着他销售部的人第一天就跑下了30万的单子!
这消息一传回来, 全厂都沸腾了。这个年代的人可从来不怕苦不怕累。
他们厂接到的单子越多效益就越好,厂子好了,厂里的工人才能好。至少这下,他们不用再担心会因为厂里效益不好而被迫下岗了。
人多就是了不起, 在许宣他们全家累死累活将近一个月也就勉强做了一万多个香妃帽的时候, 许贤他们厂里在全体人员斗志高昂、干活热情空前高涨的前提下,在改进后的生产设备的支撑下,8月份的生产额竟然突破了300万吨衣服!
更让人高兴的是,这300万吨的衣服基本上都已经被定出去了, 一生产出来就往各大客户那里运。这个月, 只要是没偷懒的,大家的工资都是少不了的!
许贤计算自己这个月的工资偷着乐的时候不知道, 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他。
鹏城印染厂的厂长办公室里。
“问出来了吗?南华为什么这个月生产量猛增?”
“打听到了。是南华生产车间的一个小组长, 叫许贤的。听说他害怕厂子倒闭, 于是不眠不休的刻苦钻研,最近无师自通的自己会改进生产设备了。经过他改进的生产设备, 那生产效率比市面上卖的最新的机器的生产效率还要高一倍!”
“对了,南华之前那个降价去库存、‘人人皆销售’的主意就是他想出来的。南华的赵厂长也十分器重他,已经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做秘书了。”
“这么说来,南华这个叫许贤的倒确实有几分本事。”
“是啊。这确实是个能人。最近那个很热销的《还珠格格》周边衣服也是他提出来的。”
……
鹏城印染厂,听名字也能知道,这也是鹏城数一数二的印染厂。过去的十几年□□城印染厂和南华印染厂总是在别矛头,争夺鹏城第一印染厂的美称。
但近来各家收益都不太理想,南华更是因为几年前印错了一批不时兴的料子大有一蹶不振之态。
本来依鹏城印染厂厂长之见,南华大裁员也就在最近几个月了。但谁知道没多久的功夫,南华竟然化险为夷,甚至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已经另有一番生机。
这对南华来说是举厂皆喜,对他们鹏城印染厂来说可就是大大的不妙了。
本来嘛,大家都半死不活的,但我比你还好一点。鹏城印染厂厂长当时的想法就是剩者为王——熬死南华他们没准就有一线生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