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心了,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竟然还能为南华做到这一步。而且眼光也很长远, 你是个好同志啊!不过, 既然你几年前就早就写好了计划书却不敢送上来,为什么现在又敢了?”
虽然有些感动, 但赵厂长毕竟是一厂之长,处在他们这个位置有些事情不得不防。他考虑的东西总归还是多几层的,也怕许贤是那种察觉了他的心思借此来讨巧卖乖寻好处的人。
许贤当然也知道他的顾虑,何况,他也不是那种光嘴甜不办实事的人。
他面上带了些忐忑,眼神却又坚定了几分,“本来我是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过来‘出谋划策’的。毕竟,我也害怕自己的计划书写得太过于幼稚儿戏、拿出来闹笑话。但是,今天我们主任回来给我们开会,我这才知道咱们厂里的情况已经这么危急了。”
他说着说着像是要豁出去了一般,鼓起勇气看向赵厂长:“我也不知道我的计划书到底写得对不对、能不能帮上忙、带领咱们厂走出一条生路来。但我知道,这个时候再不做点什么就真的迟了。要是以后厂子真维持不下去了,而我始终没勇气把我的计划书交上去。那么,可能余生都会在后悔中度过。我会时常假设,如果当初我如果把自己的计划书交上去了,全场职工一起努力,会不会结局就不一样了?会不会咱们厂不仅能起死回生还能走向另一个辉煌?”
许贤的眼光越来越坚毅,声音也越来越坚定,“赵厂长,我不想往后的日子里,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今日的退缩而后悔;不想以后都永远活在在假设里,所以,我选择将自己的计划书交出来。厂里现在已经这样了,再坏估计也坏不到哪里去了,假如我这些计划书里的东西,哪怕有一项建议是有用的;哪怕只是对厂里起了一点点的作用,我今天这一趟就没白来,我这三年的努力就没白费!”
许贤这话简直就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是啊,南华已经连下个月的工资都发不起了,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
他这样一直缩手缩脚的,也就只能维持现状,最多不过就是让南华从下个月倒闭变成下下个月倒闭。
可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拼一拼,单车变摩托。”他改进下,没准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华南就像是他养了二十多年的孩子。但凡有一点办法,他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孩子”去世啊!
眼看着赵厂长的眼神越来越亮,神情也越来越激动,许贤就知道自己的第一步走通了。
他来之前还特意分析过。
现在南华还没彻底倒闭,而按照原身底层小老百姓的思维,但凡是能在南华多待一日,原身就不会舍弃了国企正式工的身份去做个个体户。
而在原身上辈子的记忆里,南华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硬是撑到99年才倒闭的。
许贤自然是不会死等着的。所以,目前要想富,就必须得从华南下手。只有华南越来越好了,自己才有理由和条件过上好日子。这就是他昨晚通宵写计划书的原因了。
再说南华印染厂,这个厂子里的绝大多数领导阶层都是四十到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他们可能有的确实有心想救厂子,有的已经悲观的擎等着南华倒闭,但不管是哪种心态的,这个年纪的人都有个致命的共同点,他们的思想还没转过来。
这儿其中赵厂长自己就是个典型。赵厂长难道不想救南华吗?
不想救南华他再两年都快退休的人了,现在还整天忙得跟陀螺一样,又是不停的召开领导大会让领导层们想方案,又是开员工动员大会,声嘶力竭的让大家共克时艰?
不想救南华他一个一辈子都公正不阿、光荣体面的人能舔着脸去找他的老领导、老战友们多订点单子?
赵厂长对南华不可谓不尽心尽力了。
但他也有他的局限性。
知道维持现状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他让生产部创新新样式。但他的改进真的也就是改进了一点点。他怕大刀阔斧的改进会让南华雪上加霜,所以除了创新样式其他什么改进都没有,只是拼命的“节流”。固执的坚守着现有的大部分旧历,不肯也不敢做出改变。
而现在,许贤分析自己的心路历程,成功让赵厂长的态度有所松动。
许贤在心里不停的给自己加油打气,赵卫国积二十多年的威望,南华印染厂可谓是他的一言堂,说服了赵厂长,他的“振兴南华梦”就算是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