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人要是懂了许多道理就能过好这一生,那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都过不好这一生?
大哥和许贤是双胞胎,从小就被人比身高、比学业、比成绩。长大了又比谁的工作好,谁娶得媳妇儿好。身处其中,老是被对比,久而久之就被带到这个怪圈里了。
尤其是基本上每次都被比成对照组的那个,林宁也想要赢一次。
哪怕是让她赢一次也好,哪怕是过年谁送的礼比较多比较重又或者是婆婆今年在饭桌上做的菜里自己喜欢的比大嫂喜欢的多一道这样的小事。
但是没有。
哪怕这样的小事自己也没赢过一样。
林宁尝试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可在初二走完娘家后反而越来越觉得窝火。
第132章 软饭王他想换口味了(34)
“宁宁, 你们今年过年回去,你大嫂他们给你公婆多少养老费了?”大年初二刚回来家,水都没喝上一口林宁就被她妈拉着问婆家的事。
公婆都是农民, 没社保更没退休金, 现在年纪这么大了, 哪里敢让他们再锄田种地的?
但不种地就没收入, 老两口一辈子省吃俭用存下来的积蓄基本上都拿出来给他们两家买车、付房子首付了。只出不进, 但人总还得吃喝过活, 所以许宣兄弟俩每年过年都会给许家父母一些孝敬养老钱。
男方的爹妈都给了,哪有给一边不给另一边的道理?
所以许贤和林宁当时就商量好了,给许贤爸妈这边多少就给林宁爸妈多少。一碗水端平了, 谁也不偏着。
这么说着两边给养老钱的事情好像就这么简简单单就解决了。但这事要真这么简单林妈妈也就不会他们一来就拉着女儿问这事儿了。
前面就讲了,许宣和许贤这兄弟俩之前一直都半斤对八两。这俩人是双胞胎,身高、相貌、家境几乎分毫不差,可能许宣学历稍微好看点儿, 但他毕业后一直在家当无业有名;许贤虽然学历比他哥稍微低一点儿, 但也是个211,差不到哪儿去,毕业后虽然一直在当合同工无编制还工资低的副科老师,但人家至少工作了。
所以无论身高、相貌、家境还是工作, 这兄弟俩是真心差距不太大。但林宁和王志美之间简直一个天一个地。王志美可以凭一己之力带动他们的小家一举跃为“中产阶级”, 甚至他们家的生活水平并不低于“小资阶级”。
只要她想,她和许宣可以做随心所欲他们想做的事情, 他们的生活不必为钱苦恼。可林宁和许贤却千千万万的底层民众一样, 被房贷和柴米油盐压得都快直不起腰。
这就导致年年给养老钱的时候两家都会觉得有些苦恼。
按理说一家的兄弟俩, 给爸妈的养老钱就该是一样的才对。
但他们自己都门儿清,两家的经济条件根本就不在一个档位上。
许宣要是给的多的话, 许贤是打肿脸充胖子给一样的钱还是就按自己的经济条件来?
他要是为了要个脸硬把给许家父母的养老钱提上来了,林宁爸妈那边要怎么办?
许宣要是给的少了,外面人要怎么想?你自己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让含辛茹苦养大你的父母苦哈哈的就在农村老家吃糠咽菜?
许贤为难许宣也头大,原主许宣是想吃软饭,但他还有一颗想“软饭硬吃”的心,他前两年一直躲家里借口考公不工作,相熟的人都知道他没工作,半毛钱的收入都没有 。要是给爸妈这么高的养老钱,那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不但自己想啃老婆,我还想让老婆养我一家”吗?
这让他面子往哪儿搁?
所以,前几年两家商量了一下,定的是都按村里其他人家给的养老费来,别人家给多少他们就给多少。当时说是这么说的,但王志美实际上是给了比他们约定的多一倍然后让老两口谁都不要告诉的。
她本意是好的,想补贴下许家爸妈又不想让许贤夫妻俩为难更不想孤高自傲的许宣多想,但架不住凡事都有个“万一”啊。
第133章 软饭王他想换口味了(35)
人活一辈子谁不想风风光光, 众人羡慕?
农村生活的好处就是有烟火气,家家户户都相熟。好的时候是真好,比如这家有点小事要帮忙随便去谁家喊一声就能有个老邻居来帮忙。
但不好的时候也是真不好。比如说隐私这一块儿。
早在许宣他们还小的时候, 那时候村头一家中午烧饭做了一碗肉, 都不用等明天了, 到晚上整个村子里的人就全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