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寄疆那样循循善诱,引导孙公公去芳华殿,以至于到了现在太后党羽谋反的局面。
那么,后党谋反能成吗?答案当然是不成。
周寄疆太了解谢池春,谢池春在帝王层面来说绝对是无可挑剔,他果决,绝不手软。
后党表面声势浩大,精兵却没几个,只是乌合之众,阻挡不了越国训练有素还上过战场闻过血味的越国军队。
周寄疆在心里问自己。那他,为何要引导孙公公去芳华殿呢?
其实,孙公公有一句话说对了。
孙公公说周寄疆是想要他去死。
没错,周寄疆就是要他去死,不光如此,还要整个后党去死。
他早就猜到三年前被污蔑谋反之事,与芳华殿有关。
毕竟那时天子越渊如日中天,更有周丞相如此天资卓越之人辅佐,基本上无机可乘,后党狼子野心,怎么肯?
周寄疆低眸,多好笑啊。
三年前后党义正词严污蔑他谋反,如今却是为了自保而要谋反了。
夜色里,平静的京都,金戈铁马,沙尘滚滚,杀声震天。
周寄疆知道后党没多久就会被打得溃不成军,四处逃窜,谢太后与孙公公也会狼狈投降,届时,必定会往京都城外逃去。
皇宫里乱成一锅粥,无暇顾及紫宸殿里那个周丞相。
周寄疆也很轻易往身上套了件太监蟒袍,混出宫门,径自往城门而去。
将身体藏在城楼下附近隐蔽处,他仰头就能看见那玄色龙袍身影立在城楼,看不清晰,烈风阵阵,只能瞧见翻飞衣袍,浓重,与黑夜混在一起,深不可测,又可怖。
孙公公驾谢太后马车欲要逃出西门。
周寄疆能想象出来,天子越渊就那样站在城楼上,冷漠往下看他的生母狼狈不堪,为了逃离他而无所不用其极。
天子越渊那些精兵与后党残余人马厮杀在了一起,后来,刀剑交击, 凄厉惨叫响彻黑夜。
周寄疆混入其中,眼前血肉横飞, 飞溅鲜血抛洒空中,他路过那一双双仇恨通红的眼睛,如路过人间炼狱。
周寄疆意外冷静,他冷眼望着那些人,只是抬眼,望着城楼上那道身影。
他离天子越渊更近了。他视力本就很好,夜间视物也不受影响,他仰视着,能看见对方忽而身体动荡,倾过半个身子来。
周寄疆知道,对方也看见他了,看起来还紧张到了极点,生怕他有什么意外。
看到了,那就好。他偏偏要对方一寸不落,深刻瞧见。
有士兵杀红了眼,手里挥舞着带血兵刃,朝他冲来,举刀猛砍。周寄疆毫不犹豫将其掼倒。
熊熊火光映照黑夜都亮堂了不少,周寄疆就在那厮杀炼狱下,转身,毫不犹豫举起长弓,对准城楼上高高在上的年轻帝王。
天子越渊念及血缘,只要生擒谢太后,并未使用箭矢。因此,箭矢凌空而起,不少士兵怔在原地。
年轻帝王脚步也没有丝毫挪动。
直到一支利箭从耳畔呼啸而过,身后有重物轰然倒地。
“有奸细!”有士兵从喉咙里滚出野兽般嘶吼。
天子越渊迅速被围绕着往城楼下而去。
状况脱离掌控,年轻帝王此刻满脸阴郁,他开口只有一句:“救丞相。”
也无人知道。
那时,谢池春后知后觉摸了脸颊,掌心是湿润血红。脸颊皮肉慢吞吞蔓延开撕扯疼痛来。
他隔着遥远距离望着的那个高大熟悉身影,在夜色燃着火光映照下,士兵仇恨嘶吼,唯有那身影在尸山血海里格格不入。那人就那样清俊苍白,面无表情,挽弓,毫不犹豫对准他。
要不是身后有重物随着刀剑铿锵声,落地。
有那么一瞬间,他恍惚以为周寄疆想杀不是护卫里混进来的奸细,而是——
他。
◎最新评论:
'这种人活着简直就是祸害,真是活该
害
那不然呢?留着你过年吗
一箭射死也太便宜他了
-完-
第102章
谢池春走下城楼时,乱党已然被镇压,地上全是残肢鲜血。
活下来的士兵从喉咙里挤出嘶吼来,疯了一样喊着笑着,也有人朝周寂疆咚一声直接跪下。
他们高喊:“周丞相!”
他们所有人都看见了,周寂疆救下了帝王。
挽弓射箭,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箭准确刺穿了奸细脖颈。
连谢池春都不得不说,那一箭射得着实漂亮。
一个将士一生若是有一次能在这种危急关头有这种表现,一辈子也就值得了。
也难怪那些士兵一个个那么激动,奉周丞相为榜样。
那么谢池春怎么想呢?
他就那样望着周寂疆就站在人群中央,被众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