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历史直播,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371)

作者: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金轮圣神皇帝是吧?世家士族是吧?五姓七望是吧?全给老娘下水喂忘八!

鉴于自关中至山东尽为黄河流域,而满朝文武的祖上或多或少都有被黄河卷入水底喂王八的惨痛经历,因此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其余政务或者还有纠纷争执的余地,在河工事务上却是真正的同心同德,于关键共识绝无半点争议。而太平公主此行,也正有朝野上下一致的背书。

自然,所谓“不与黄河争此尺寸之地”,不过是高情商的伪饰而已。论实际大家都清楚,黄河委实惹不起也躲不起,只能是奉还田地归复旧道,让它老人家自自在在泛滥而已……

毕竟再怎么泛滥,总不能越过这十里地的缓冲区……吧?

太平公主再如何不谙世事,此时也隐约领悟了皇帝的深意。于是点头应承:

“请相公回禀圣人,臣一定奉命唯谨,盯紧了黄河。”

狄相公的脸色稍显缓和,嘴角竟尔微有笑意,略有欣慰之色。

所谓自知者明,公主能有此治理河工的自知之明,才是他此行三番叩问真正要窥伺的关键。归根到底,太平公主不过是皇帝宣示新政的工具人而已,干的便是这份代天巡守兼一刀切的差事;而最忌讳的便是自作主张,自有打算,开动自己那并不广博的脑瓜——设若太平公主真依仗着什么“水利”的见识到关中指手画脚,那才真正是完了犊子……

而今看来,至少这份自我的认知,算是可以过关了。

一念及此,狄仁杰心绪稍定,神思平缓,俨然有长舒一口气的安然——自举荐太平公主以来的种种忐忑,终于于此消散。

……幸好幸好,幸好老夫没有坑害关中的父老!

或许是因为先前无礼追问的惭愧,狄相公微微沉默,但终究还是多说了一句:

“此行至关紧要,因此圣人格外垂恩,允准公主可以任意挑选近臣随行。公主打算挑谁呢?”

太平公主缓慢眨了眨眼。她的第一反应自然是要带上贴身的乳母保傅,王府女官,乃至得力的文士清客——设若可能,或者还可以将上官婉儿请走——

好吧上官婉儿是不可能了。但出巡千里情状莫测,总得带上自己最亲近熟悉的近人,才能安心妥帖,无后顾之忧吧?

……不过,或许是这几年的教诲终于发挥了一点作用。当那些熟悉的名字在唇齿间酝酿时,公主却罕见的有了一点迟疑。她嗫嚅着没有说话。

而也就是在这一瞬间的迟疑中,狄相公平静说出了第二句话:

“弱以胜强,柔以克刚,如此重任,必得其人。公主可以仔细选一选,不要误事才好。”

太平公主唔了一声,终于移开了目光。

“我捐资建造的学堂已经养成了第一批的孤女。”她缓缓道:“我会挑几个好的随行。”

所谓“弱以胜强”,“柔以克刚”……柔弱如何能战胜刚强?除非有更为强力、盛大,不可抵御的刚强,要以此种种的柔弱为掩饰的手段,施展它高妙的权术啊。

归根到底,帝王心术,不就是扶弱抑强,以小制大,扶持孱弱而无法自立的卑小团体,而借此清算强势盛大的政敌么?

……毕竟,只有弱小到无法自立的团体,才会对皇权百分百的忠诚呐。

当太平徐徐说出此语,狄仁杰终于露出了微笑。

“公主真是进益了。”他柔声道。

第104章 武周后世谈(二)

这句称许既轻且淡,虽然是狄相公至为罕见的赞扬,却并不能让太平公主生出什么由衷的喜悦。人类总是因无知而幸福,一旦窥伺到皇帝的真意——哪怕只是真意中的些许,也足够让太平公主默不作声,生出某种似成相识的寒凉。

当然,在天授至天命年数次清洗之后,还能在诏令钱默然寒凉而心生戒惧的,大概已经是勋贵中一等一的幸运儿了。毕竟,当日皇帝囚杀公主夫婿之时,可是连这点委婉的警告都不会有……

所以,公主的沉默仅仅只是一瞬之间,她很快便点头应诺,表情诚挚端庄,一如往昔:

“我会记住陛下的意思,办好自己的差使。”

以小制大,以弱制强,皇帝之所以要为爱女选配如此奇特的随从,大抵正是要彰显推行新政无可置疑的决心——太平公主的亲信非富即贵,或者还有徇私枉法的嫌疑;但公主学堂中教出的孤女却是真正的清白无暇,没有半分的空子可钻。选派这些无私无畏乃至于对朝堂政事都一头雾水的纯粹新人,才是女皇弹压一切潜在政敌的强硬手腕。

……自然,这些无知无觉的新人会在清理河水文的行程中遭遇什么,大概就没有谁会关心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