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历史直播,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218)

作者: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按太宗以来尚武的惯例,京郊的祭祀既为祝祷秋收顺利风调雨顺,也是要乘着秋高气爽组织射猎,向朝觐的诸蛮夷番邦使者炫耀武力。太宗神勇非凡,从来都是亲身上场,技惊四座;高宗不善骑射,但拣派的也是宗室中筋力绝佳的子弟,借以震慑外夷。如令太平公主主持,射猎中若有差池,岂非贻笑于蛮荒?

狄仁杰暗自在心中翻一个白眼,心想当年武承嗣骑马好似骑驴,连四力半的弓都拉不开一张,怎么没见着圣人顾虑什么骑射之事?不过借坡下驴,他顺势说了下去:

“陛下何必多虑?女子中善骑射者尽有,不提前朝冼夫人之事,纵使我朝开国定鼎,亦有平阳昭公主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克定之勋,彪炳青史。先祖暴霜露斩荆棘之功,子孙何可稍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骑射小事耳,公主每日多加习练,总有熟能生巧的那一天。而今还有月余功夫,足够公主从头学起。再说,皇宫也多的是骑射的好手……”

他说得轻描淡写,顺理成章,皇帝亦神色平静,随意点头,仿佛君臣只是在聊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而太平公主跪坐在旁,却不知不觉瞠目结舌,作声不得:

……不是,你们君臣什么意思?

怎么——怎么听着听着,我这好好的公主就得每日练骑马练弓箭练武术了呢?

我一个好好的公主,为什要练这个?你们开口给我塞任务的时候,就不能考虑考虑我的感受么?

——还真不用考虑。宰相陈奏皇帝许可,这已经是标准而合法的敕旨,书写后立刻可以颁行天下,有不遵者以大逆不道论处。公主目瞪口呆,却只能木然缩在一旁,听着宰相与皇帝你一言我一语,将她从早到晚的时间排列分割,精准塞入了骑射马术,乃至基本军事常识的演练——京郊骑射可不是射几只兔子玩,如果要组织狩猎,那是得有点练兵的本事的。

公主头晕眼花,作声不得,只能任凭宰相摆布。终于,狄公说完具体安排后停了一停,似乎又在思虑什么。

“以臣的见解。”他道:“公主每日闲暇的时候还很多……”

——胡说!妄言!什么闲暇时候很多?!本公主不饮宴不游玩不交游了么?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公主要辅佐陛下理政,还要多学一学经术才是……”

——什么多学一学?我学得还不够多么?

“……因此,每日的习练骑射之余,还可以多读一读史籍经纶,领悟前人当政的得失。”

公主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了,只能仰望着皇帝,神色中难免多了哀婉。

——这样的日程,和出家还有什么分别?

皇帝垂目看了爱女许久,终于移开目光,望向了神色不动的狄仁杰。

仅仅目光稍一接触,女皇立刻明白了这重臣的暗示——玉不琢不成器,即使皇帝真想要狄相公辅佐爱女,公主自己也得争一口气,否则与拖累何异?

如果执意要让公主来拖累宰相,那么狄公就只有辞官归乡,再不沾染他们武家半点。

“……朕看这主意很好。”

第62章 诗歌

自上阳宫正殿退出之后,狄仁杰立命侍从驾驶马车,驰入夏官侍郎凤阁舍人李昭德的府邸,递上拜帖请求一见。

两人都是复唐派的柱石,彼此之间声息相通遥为呼应,虽然相隔千里万里,却是神交已久的老友。而今盟友到访,李昭德自然倒屐相迎。但迎入正厅后寒暄不过数句,狄仁杰便请屏退随从,而后向李昭德出示了一份帛书。

纵使李昭德沉稳老练,接过帛书仍不由大吃一惊——绢帛上墨迹淋漓言辞激切,字字句句却都指斥的是周兴来俊臣贪墨误国残刑害命肆行非法等种种大逆不道的举止,而且条分缕析证据详密,真正是有理有据严丝合缝,足以将周兴来俊臣打得万劫不能超生!

李昭德细细读过这份致命的文章,终于看到了落款:

【臣,太平公主李,谨上】

李昭德:……

“这是太平公主所书?”

他扬一扬绢帛,口中分明是普普通通的疑问,却莫名能听出一股无以言喻的诧异。

——太平公主写得出来这样罗织严密面面俱到的奏疏?再说了,这份弹章词藻华美典雅而又蕴藉风流,但论文采也是一篇顶级的文章,这能是太平公主写的?

我怎么不信呢?

狄仁杰叹了口气:

“……这是上官才人命笔的。”

李昭德还是盯着他。

“……好吧,老夫也参谋了一二。”

李昭德嘴唇微微抽搐:外朝宰相怎么会与宫中的女官搅和在一起?其后必然有皇帝的默许,搞不好圣人还亲自干预了文章的措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