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前一道防线是尚城,尚城被突袭后死伤惨烈,沈长安大概是支援去了。
堂堂大帅去前线指挥,一定是非常凶险的情况。
但月笙是不会管这些的,她只不过是想带着手铐去找沈长安而已。
*
就在月笙准备悄悄出发的前一天,却忽然有人找上门来。
一个青年人身穿反抗军的衣服,捧着一个小盒子,带着一张报纸找到了月笙。
他双手捧着小盒子交到了月笙的手上,对她说:
“您是纪芸同志最亲近的人,她想要将这些东西交给您。”
月笙不明所以,眨眨眼睛看向对方:“什么意思?”
青年垂下眸子轻喘一声:“原来她没有告诉您……是啊,他们都是这样的。”
他轻轻展开手中的报纸,送到月笙的手里,轻声道:
“我们很感谢纪芸同志的牺牲,我们会永远记住她点燃的炬火。火把或许会倒下,但火焰永远向上。”
说罢,他离开了。
月笙垂眸看向报纸上的新闻——
号外!大汉奸李某被刺杀!杀手被当场击毙,竟是一朵柔弱解语花。
打开小盒子,里面是那条金项链。
月笙忽然想起纪芸送她项链、和她说再见的时候的,她的表情小心翼翼,满满都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那个时候,纪芸的眸光里闪着光,少女的期待和羞赧的喜悦呼之欲出。
而再见的那一次,她浓妆遮掩着憔悴,是不是已经做好了选择?
那个时候她对她说的那番话,又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
看不清前路的牺牲,真的值得吗?
月笙面无表情看着手中的项链,捏着盒子的指尖微微发白。
半晌,她拿出项链戴在了脖子上,随后脱去旗袍,穿上军装,大步走了出去。
第122章 娇艳少妇vs禁欲军阀(30)
越是往前线靠近,越是能感觉到战火带来的恐惧。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惊惶,人们奔跑着远离。
月笙看到了有人为了活命偷偷带走家里所有财产、留下年老体弱的父母连夜逃走;也有人和家人互相依偎,互相扶持,再怎么绝望,也总归是在一起的。
任何生活中的矛盾和琐碎在生死面前都化为粉末,只有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意识到自己以前拥有的东西是多么珍贵。
月笙在逆行,还有很多和月笙一样逆行的人。
走到最后,已经看不见平民了。这里有近乎一半的房屋被炸毁,废墟上,几个失去父母的孩子蓬头垢面正在翻找着食物。
月笙一直在观察着这一切。
看到的越多,她心中对即将见到沈长安的雀跃就越淡,后来,她便慢慢开始思考。
有个十几多岁模样的男孩子冲了过来,来到了月笙的面前,朝她伸出了手。
月笙穿的衣服是沈长安为她准备的,看上去是反抗军排长的级别。她身形高挑,穿上并不显得瘦弱,但是和那些战士比起来,还是纤细了不少。
她盯着那些孩子们的脸,没什么表情:“要什么?”
“吃的,钱。你一定有!”为首的小孩大概是看出来她不想给,说完就扑了过来。
月笙侧身躲过:“滚。”
另外几个孩子见状,也跟着扑了上来。
月笙皱了皱眉,想要掏枪,却在手指碰到手枪的时候顿了顿。
就在这个停顿的间隙,一双手伸了过来,挡在了月笙的前面。
月笙顺着那双手看过去,是个和她穿着相似的女人,只不过衣服看上去比她身上的要旧很多。
女人手上拿着几个馒头,分给了那些孩子。孩子们争抢着接过,拼命往嘴里塞。
“慢点,”女人对着孩子们开口了,“你们跟着我后面的那个姐姐,去慈养院,那里有书念,还有饭吃。”
孩子们将馒头塞进嘴里,惊疑不定地看着面前的女人,最终,他们点了点头,慢吞吞跟在了她们的身后。
随后,那个女人又看向月笙,问道:“同志您好,请问您是……”
“我来找沈长安。”月笙道。
女人微微瞪大眼睛:“沈大帅?您是……我只听说过沈大帅,还从未见过,也是没有资格见的。我看您风尘仆仆,要不要来教堂休息一下?”
月笙点点头,跟在了女人的后面。
谈话中,月笙知道了女人叫于冬,是个医生,本来一直在外留学,战争前回了国,一直在教堂资助的慈养院工作,现在既要照看这些孤儿,也是军队的医生。
从战场上下来、还能救的军人,会搬到教堂的医院接受治疗。
月笙稍稍遮掩了一下面容,但依旧能看出眉眼精致,尤其是气质格外不同,竟然也有那些军人从死人堆里淬炼出来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