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让这些四六不沾的得了皇位?
开国老祖宗不得气得从陵寝里活过来?
“还有如今外头传得沸沸扬扬的,什么五公主亲自上门去请冯谈出山?”
“什么时候一个丫头片子,也能掺和朝政大事了?”
“老头子自己生不出儿子来,就把女儿推出来?哼,一个公主,就算扬了名又有什么用?”
“朝堂上那些个大臣难道都是死人?竟无一个上本的!”
心腹思忖片刻,出言劝道,“王爷,虽然五公主是女子,但再怎么样也是皇上亲生的,爱子之心,也是人之常情。”
“哈!既是爱子之心,给她寻一门好亲事也就是了,掺和什么朝政?”
说着洵郡王自己也觉得好笑,“总不成还真想让五公主参政,当什么摄政王吧?”
幕僚愣了下,目光转了转,“王爷,前前朝倒是真有旧事,继位的是三岁幼主,又无生母太后护持,只得封了三十岁的新寡公主为辅政女王……”
洵郡王瞪大了眼,满脸惊讶,“什么,竟然还真有这样的事儿?本王竟然不知。”
幕僚忙帮忙圆场,“这位辅政女王的确没什么能耐,还没满一年就有藩王起兵,废了幼主,将这辅政女王赐死,因此史书上只有寥寥几笔,王爷未曾留意也是有的。”
洵郡王满意地点点头,“呵!难怪本王竟然没多少印象。”
“妇人执政,能有什么好结果!”
“只是老头子这般做法,难不成还真想立幼主,公主辅政?”
幕僚想了想,“兴许真有此意。”
“冯相多半会成五公主一派。”
冯相在最潦倒之际,是五公主带人上门将他请出了山。
就算冯相心里还有别的想法,也不得不变成了五公主一系的人马了。
最起码,也会是最忠心于老皇帝的三相之一。
洵郡王心里陡然生起了不忿。
“不成!不能让老头子的图谋得逞!”
要真是立幼主,公主辅政的话,就算在外的几位藩王起兵,将小皇帝和五公主都废了,那皇位会落谁手里?
肯定不是长年在京里的他呀?
第26章 绝嗣老头(26)
◎岂不是天降良机?◎
虽然义愤填膺,然而洵郡王一时半会的,倒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打消老头子的图谋。
还找恭郡王、定郡王那帮人一道,再往朝堂上使力?
然而现在老头子也已经答应选继孙,并且已经有二十几位石家子弟在上书房了,那些个从翰林院里挑选出来的酸文人还对这些小东西们称赞有加,甚至觉得能在这么多子弟里择优而选,反倒是本朝因祸得福了……他呸!
洵郡王越想越气,眼神也越发的阴郁,忽然他一拍桌案,阴森森地笑了起来。
“再有两个月不是就要秋狝了?”
“咱们就看看我这位堂叔,身子骨是不是真的又强健起来了?”
大业朝以武立国,于马上打天下。
在皇朝初始两代,那也是对储君的武功十分重视的。
只不过到了后来,皇子皇孙们都身娇肉贵了起来,这打小学武的老规矩,也就渐渐成了摆设。
就似现在位子上的这位皇帝,原本在皇子里就只排行老六,就是个没人注意的小透明,还打小中过毒,福大命大才活了下来,靠着运气当了太子。
这样的太子,只求他能平安活着就不易了,总不至于还得要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别说在外头练功了,就是天冷少穿了件衣裳那都得染上风寒。
不过这位皇帝虽然身子骨病弱,连儿子都没生出来,却是越没什么越在这上头要强。
每两年一次的秋狝,那是绝对不会取消的。
甚至还特别喜好面子光鲜自欺欺人这一套。
什么让侍卫们安排好一处围场,事先在里头放上几十只膘肥体壮跑都跑不动的野鸡啊鹿啊什么的,让他老人家拿着弓箭对着射……这种围猎,别说他了,就是让他九岁的四儿子都能射得中啊!
今年这老皇帝自然也少不了去一百里外的方平草场秋狝。
没准还会带上那二十来位石家子弟,还有那位异想开天的五公主。
皇帝出巡,依例有禁军四卫护驾随行。
禁军……如果运作得好,让老皇帝有去无回,岂不是天降良机?
洵郡王盼着的秋狝,果然不出他所料,不但今年要办,而且就在五十天之后!
而冯谈入阁,也不负众望,连奏三本,将三位朝臣给参了。
这三位,其中之一就是现任的工部尚书。
冯谈在十年前受伤的时候,正任着工部尚书。
冯谈高中进士之后,从知县知府一路升任,进了工部。
工部侍郎六年,工部尚书六年,可以说,对于工部各司事务可以说是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