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有什么绝世珍宝呢?过了这么多人的眼,万一有人打主意呢?
就算没有人打主意,消息外传了,那不得上交国家啊?
他看到司静航就要打开这小盒子,急得他就往过冲,“哎……”先别开呀!
可他慢了一步,司静航已经把这小盒子给打开了。
盒子里啥也没有,只有一片布料。
这布料上墨迹斑斑,很显然,是一封信。
“哦,是信啊!”
老方松了口气,又泄了口气。
这老司家的祖师,也真是抠啊!
你好歹放锭银子呢。
信的内容倒也不多,只是叙述了后殿之所以用木板和泥巴糊起来的缘故。
原来在一百年前,正是国内战乱四起的时候,当时的观主,也就是司静航的祖师,担心敌军会将这些绘画和砖雕都抠下来,像其它那些遭劫的寺院一般,运送回敌国国内,便想出了这个主意。
毕竟,正墙上的壁画,记载了静尘观建观的经过来由,是万万不能被劫掠的。
还别说,让他这么一搞,这静尘观,原本规模就小,前殿十分的平平无奇,后殿又土不拉叽,观主往山里一跑,就算是敌军进来了,他也找不到什么值钱或者有价值的东西。
只是这位祖师爷在世的时候,时局始终动荡不安,他自然是守口如瓶,等到稳定下来的时候,祖师爷又突发急病去世,也就没来得及跟小徒弟交待什么……以至于这间小小的道观,跟它的观主一样,始终默默无名,低调道系。
看罢这封信,司静航心中感叹几声,就给老纪打了电话。
老纪这会儿正跟着同事们在墓室里头忙活呢。
小心翼翼地将一个瓷罐放进保管箱内,老纪这才站起身来,走出墓室接电话。
他一边听着,一边脸色都复杂了起来。
“怎么了?是家里有事?”
老纪看向同事,“不是,是这条街上的静尘观,观里有新发现!”
文物局一共来了五个人。
正好司静航打电话的时候,已经是快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了。
除了老纪,其他人其实根本不觉得这样一个没多少历史的私人道观里能有什么了不得的大发现。
但既然离得这么近,而且也该午休了,为着好奇,过来瞧一眼也没啥。
来到大门,门口内外的符纹砖也引起了一些注意,不过因为这符纹明显是新刻上去的,而且大伙都知道老纪最近在专门琢磨这个,为了不撞课题,也就忽略过去了。
等看到新修复的前殿,几个人都恍惚了一阵。
“这个风格,倒是很独特啊!”
“这前殿,原本就是这样?”
老纪接上了话,“那倒不是,原来就是很普通的小道观的大殿,还没有这些琉璃构件,这些都是观主自己设计定制的。”
“倒真是位能人啊!那什么壁画就在这里头?”
这么新的大殿,也不像里头能有原装壁画的样子啊!
“不不不,在后面……”
虽然这几个人都跟着老纪往后殿去了,不过心里却想着,等一会儿回来的时候,再多瞧瞧这座新大殿,起码得多拍上几张照片回去慢慢琢磨才是。
等到这几个人走进了后殿,几乎才进大门,目光一接触到殿内的壁画和砖雕,就都站住不动了。
这也太震憾了!
哪怕是明知道这些文物的历史并不长,珍贵性要大打折扣,可如此精美,如此鲜亮,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品,带给他们这些专业人士的冲击,是不逊色的。
“这,这也是一处宝藏啊!咱们怎么今天才看到?”
他们在这条街上来来去去都多少天了,要是早知道这个小道观居然这么有门道,早就像老纪一样上门了,哪里会等到今天啊?
第58章 道士老头(13)
◎才不是想多听会儿八卦呢!◎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县电视台的记者小于,现在呢,就是来到了河弯镇的沿河街头, 来走访下最近才上了短视频热门的静尘观……”
一位身穿体闲服的短发女记者, 带着摄影师来到了一座小道观的门口。
而直播的弹幕也纷纷刷了起来。
“啊,这么小的道观呀!”
“看上去很普通啊!”
“是我们老家的, 我小时候还在门□□过泥巴呢!那会儿道观比这可破旧多了, 现在应该是维修过了。”
“回楼上的楼上, 等会儿你就知道有多不普通了!”
“呀,这个地砖好特别呀!”
“一个花纹而已,都是新东西,有什么特别的。”
而摄影镜头也特意在门口地上停留了一会儿。
女记者的声音也适时响起, “大家可以看到,从门口的地砖纹样起, 这间小小的道观就已经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特色了,来,让我们走进去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