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伯一上手就惊呼:“这鸭子没有骨头!”
三套鸭内外三层,每一种都经过脱骨,从四斤的家鸭,到一斤半的野鸭,再到大小不过一只拳头那么大的鸽子,不仅没有一根骨头,还要保证表皮完整,相当考验厨师的拆骨功力。至于眼前的三套鸭拆骨做的好不好,看许大伯根本没发现鸭子的骨头已经不翼而飞就知道了。
家鸭打开,老太太主动给许天宇盛了一口汤,许天宇赶紧站起来接了,在老太太的示意下尝了尝,只恨自己不是美食评论家,说不出老太太满意的食评。
“和刚才的鸭汤味道不太一样,但是说不出怎么个不一样法……”
老太太自己也喝了,摇头道:“人老了味觉退化,已经喝不出这七咂汤的区别了。”
原来,三套鸭里的汤有七种味道。家鸭还完整时,喝到的是鸭汤,家鸭打开,里面的一汪汤汁是野鸭味,两种汤一混合,又是第三种味道,再加上最里面的鸽子汤,一共可以组合出七种风味,也被叫做七咂汤。
但这需要味觉极其灵敏的人才能区分出这细小的差别,老太太看着在座众人,略有遗憾,没有一个有这样的天赋。
她今天过寿,又吃到了欢喜的美食,心情大好,再说他们家也不是什么厨师世家,没理由强求每个孩子都有一条金舌头,干脆让孩子们自己随意吃喝,不用这些扫兴的条条框框束缚大家。
许如婧就等这句话了,当即去夹一块最外层的家鸭肉。在她对厨艺的理解中,汤要是好喝,里面的肉一定难吃,就让她先来看看这个厨师是不是浪得虚名。
一入口,许如婧惊讶的发现,这鸭子竟然有着肥嫩多汁的口感,完全没有她预想中的干柴。
其实是她想岔了,三套鸭是用吊出来的汤去滋养鸭肉,而不是把鸭肉的精华炖到汤里,更别提塞在鸭腹中作为填充的各种去腥提鲜的辅料,层层叠叠,一环套一环,在这种精妙的设计下,鸭子只会越炖越香,绝不可能出现汤好肉柴的情况。
外面的家鸭,选的是四斤重的公鸭,这么一大家子人,一人略微挟上那么几筷子就没了,露出了里面身形更小的野鸭。
许如婧又吃了野鸭肉,觉得比家鸭更嫩,肉香更足,虽然细嫩但肉质不散,她自己心里猜测,大概是这只野鸭还未成年的原因,就像烤乳猪和烤小羊羔就是比成年的猪和羊肉质细嫩一样。
不只是鸭肉,连鸭腹里塞的辅料都被大家吃的精光,香菇、冬笋、火腿片、鸡肫、鸭肫,吸收了汤汁的清鲜和肉香,鲜上加鲜,许如婧挑了个鸭肫片吃,口感紧韧,很有嚼劲,越吃越香。
最后的野鸭腹中的鸽子,许大伯扯了两条鸽子腿放到老太太碗里,又舀出半碗清汤。
三套鸭的设计就是从家鸭到野鸭再到鸽子,肉质由老到嫩,有越吃越嫩,越吃越鲜的感觉。
鸽肉味道细嫩,能调经益气,给老太太补身最好,三禽同馔后的汤汁多种滋味复合在一起,也别有风味。
一顿饭吃完,应玲珑送来的几道菜都被大家吃的精光,那三套鸭里的汤汁一口不剩,偌大的砂锅空空如也。倒是四海食府的菜肴剩了不少,众人实在是没有肚子去吃。
不过许家没有浪费食物的习惯,基本都打包带走了。
许天宇打趣几位堂兄弟姐妹:“刚才是谁说四海食府做的东西好吃,还不多拿点回去吃?”
堂兄轻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还在这说风凉话,赶紧把你找的那个大厨的联系方式交出来!”
许天宇闭紧嘴巴:“我不说!这样以后奶奶最宠爱的孙子就是我了!”
一家人顿时笑起来,其乐融融。
第88章
应玲珑最近接了不少席面。宴席上的菜不如平常店里的菜肴量大, 但是制作工序更加繁琐,一天下来费力又费心。
不过还是有让人高兴的事。能在山海食堂订席面的人基本都不差钱,只求个满意。对自己手里出来的菜, 应玲珑是有点强迫症的,都要做到尽善尽美, 每个客人都赞不绝口, 当然, 少不了的,就是在宴席过后送上红封作为答谢。
这几天应玲珑收到的红包加在一起,哪怕是她口袋最多的那件衣服也装不下。白天虽然累了一天,晚上可以数钱缓解一下疲劳, 第二天又能精神百倍。
转眼间就到了古德金典商务俱乐部开年会的时间,往常古灵不认识应玲珑的这些年,他们夜总会是没什么年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