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影响下,许家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族相当和睦。每年给老太太过寿,都是齐齐整整的到场。
老太太也不收寿礼,免得几个子女在这个时候有意无意的攀比,默默较起劲来,反而影响了感情,只要求大家在一起吃顿饭。
眼下人虽然到齐了,但菜还没上。一个服务生面色古怪的走进了包厢,问道:“哪位是许天宇先生,外面……外面有个人说,你的外卖到了。”
交谈的大家瞬间止住话头,怀疑自己听错了。什么外卖?
许天宇激动道:“是我订的外卖!快让他进来!”
一旁坐着的堂哥撞向许天宇肩头:“不是,你发什么疯?这么胡闹下去,小心老太太收拾你。”
许天宇父亲也低声道:“你这又是唱的哪一出?”谁在酒楼里点外卖?这要是让主厨知道,他们一家人以后应该会被拉进黑名单里,再也不接待了。
许天宇站起来说:“四海食府的宴席咱们也吃过很多次了,中规中矩,没什么惊喜,江余最近来了一个名厨,做菜很有一手。我就请她给今天的席面添了几道菜,也让大家尝尝鲜。”
许大姑还是觉得不妥:“那也该让人现做现吃,外卖这么长时间送过来,还有什么品相和风味?”
正在这时,虞三周带着大大的餐盒走进来,往桌子上一放,默不作声的往外取菜。
许天宇也不和大家争辩什么:“反正都已经送来了,大家尝尝就知道了。”
一个个白瓷小盅放在每个人身前,虞三周沉声道:“鸡粥蹄筋,要趁热喝。”
许大伯一看碗里的粥就急了:“还没开席,先上一碗白粥给奶奶喝,这像什么话。”
喝粥就喝饱了,一会上的菜还怎么吃,再说一碗白粥送上来,哪有寿宴的样子?
许天宇解释:“这不是白粥,这是鸡粥。”
鸡粥?鸡肉粥?鸡汤粥?反正不管是什么粥,都不该出现在今天的席面上。
老太太把盛着鸡粥的白瓷拿到近前,用勺子搅了搅,神色里流露出一丝怀念。还以为这道菜已经绝迹了,没想到还能再见到。
“老大,你自己没弄清楚,就别急着对天宇发难了。”
老太太没说他孤陋寡闻,已经是给许大伯留面子了。“谁说鸡粥蹄筋登不上大雅之堂?这可是一道名菜。”
许大伯愣了愣,拿出手机悄悄在桌子底下查“鸡粥是什么粥?”
在一堆鸡丝粥鸡肉粥的网页信息中,许大伯找到了正确答案。
鸡粥蹄筋,淮扬菜系传统名菜,里面没有用到一粒米,看起来像粥的部分,其实是用鸡肉茸以假乱真制成的。
烹饪界有“以素托荤”和“以荤托素”两种手法,前者是素菜馆或寺庙里的仿荤菜,用素食做成类似肉类的菜肴,其中有尤其以豆制品为多。
因为豆制品的外形和质感最适合模仿肉类,通过使用一些调色和摆盘技巧,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以荤托素”原理相同,只是和仿荤菜反过来,是用肉模仿素菜,这就难多了。一想到肉,大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汁水丰盈、软烂脱骨的肉块,又或是烤架上滋滋冒油、香气浓郁的烤肉。
肉的特征太过浓烈,想把它伪装成素菜,返璞归真,非得用上不一般的工夫才行。
这道鸡粥用的不是米,是鸡茸。把鸡肉切成细腻的肉茸,锅里加油烧热,掺入鸡汤,一只手把鸡肉茸慢慢倒进锅中,一手慢慢搅动,让肉茸凝结成米粒状,这才有了粥的雏形。
鸡肉茸的细腻程度如何?鸡汤的温度是多高?锅底的油温几何?搅动的速度又有什么讲究?
这些都要靠厨师自身丰富的经验来把控。
总之,现在摆到他们面前的这碗鸡粥蹄筋,清凌凌,白生生,也难怪许大伯将它认成一碗普通的白粥。然而他了解过鸡粥背后的制作过程,此时看着它朴素的卖相,越看越觉得这是有内涵的表现。
在许大伯查资料的这会功夫,老太太早已呼吁大家动筷,送外卖的小哥没说错,鸡粥非得趁热吃才行。自家人吃饭不必那么讲究,别糟蹋了眼前的美味才是真的。
说实话,许天宇虽然在菜单上一眼就看中了低调却有内涵的鸡粥蹄筋,自己其实是一次也没有吃过的。
他满怀期待的舀了一勺送进嘴里,轻轻一抿,两只眼睛都要放光了。要是不懂行的人,恐怕要被这碗鸡粥骗得很惨。以为只是普普通通的白粥,但入口那种鲜美和顺滑,绝不是任何一种粥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