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他一定会好好地“招待”这个背叛了大瀛帝国的东西。
林衍对山口平顺的这番布置并不知情。
倒不是说山口平顺把他当成了首要怀疑对象, 恰恰相反的是, 山口平顺的怀疑对象里压根就没有林衍的存在。
毕竟在山口平顺眼里,这个“萤火“在战争开始之后就想动手除掉渡边信雄,显然是为了动摇瀛国的军心。
如果他。她有机会的话,肯定会对职位更高的山口平顺下手。
这么一来,救了山口平顺一命的林衍就算是洗脱了嫌疑。
不过就算是林衍没问题,也难保他的部门或是身边的人有问题。所以山口平顺的这番操作并没有告知任何人,只有他自己清楚其中玄机。
***
这些天来,林衍和沈平悠交换消息都不敢用往常的方式,甚至于是连信件纸张都不敢用。毕竟这安京街头搜身查证都快成了常态,他们也不敢冒这个险。
两人一般都在安京城南的药铺碰头,林衍以口头的方式告知沈平悠情报,沈平悠凭脑子记下来之后,再去到京郊传递消息。
而且现在安京尽管恢复了进出城,但是进出上的管理还是很严格。有时候林衍在药铺等了快一下午,沈平悠却还在城门口堵着。
林衍又不可能把时间全都浪费在药铺,毕竟要是他消失太长时间的话,大使馆的人必然会发现异常。所以这样一来,林衍和沈平悠的接头时间少得可怜。
时间少,任务重。要不是沈平悠记忆力惊人,还真的难以把林衍提供的这些消息都记下来。
所以今天林衍看到沈平悠先他一步在药铺等候的时候,不免觉得有些意外。
“今个怎么这么早?”林衍裹了裹身上的大衣,这会天气已经入冬了,整个安京城里里外外都被寒气包裹着,让人感到无尽的冷意。
沈平悠朝手心里哈了一口气,随后使劲地揉了揉几乎要冻僵了的手:“这立冬一过,天气冷了不少。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进出城的检查才松散了些吧?”
林衍点了点头,没再纠结于这个话题,而是赶快开始和沈平悠交代情报。
“好,我记住了”,沈平悠一边默念着林衍刚刚说的话,一边准备起身,“放心吧。”
随后没过多久,两人就一前一后地离开了药铺。
林衍望着沈平悠前往城门的背影,不知怎么的,总觉得有些说不上来的奇怪。
在山口平顺组织的那一场大清洗过后,安京城进出安防就宽松了不少。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在见证那一场“清洗”之后,各方都不敢再轻举妄动了而已。而在瀛国军队入驻安京之后,就连夏瀛两国之外的第三国的大使或是居民,都只能老老实实地守着瀛国人定下的规矩。
现在即便是进出城恢复了,但该有的巡查检查那可是一样不少。毕竟南方的战场打得如火如荼,安京必然是要防备着反抗军的潜伏和刺杀的。
但是今天沈平悠却出现的这么早,显然是城门进出松懈的缘故。不过这会天气寒冷,又快到了岁末年终的时候,城门的看守者们疏忽大意也算不上多奇怪。
这么一想,林衍觉得自己兴许是多虑了。他拢了拢身上的大衣,加快脚步回到了大使馆。
瀛国大使馆现在已经彻底转为了军情局,从前大使馆里负责外交事务的成员反而迁了出去,颇有些鸠占鹊巢的味道。
最近南方的战局很是胶着,自从反抗军和商业协会有了联合之后,他们的战斗力就像是坐了火箭一样往上涨。
要知道在原作中,现在的反抗军本该陷入了粮食危机,部分成员连饭都吃不上。南方战线本该先是瀛国人一路高歌猛进,将反抗军逼到了西南的高原山林之中。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至少目前在明面上看来,双方的力量差距并不是很大。况且反抗军那边还有着广大的百姓支持,更是比瀛国这边还要略胜一筹。
这会双方正在南方的宁州打得难分难舍,胜负一时还尚未可知。而最近瀛国关于宁州的战斗方案已经出炉,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一场埋伏,据说瀛国人打算用这场埋伏重创反抗军主力。
林衍接触到的情报是,瀛国军队准备布置埋伏的地点在宁州的南城,他也是这么传给沈平悠的。
不过在他回到大使馆的时候,从一份偶然得来的账单明细上,看到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那份账单明细应该是隶属于后勤部的,上面标注了送往南方武器、弹药、粮食以及衣物等等,还有这些东西的装车时间、价格还有目的地等等。
单是乍一看,很难把这样一份后勤部交给财务部的报销明细当成什么证据。不过好在只要林衍经手的东西,他向来不敢马虎,这才注意到了其中的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