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再起时(48)

小郑哥一向顺着江铖毛捋,他也理解十七八岁人的情愫。他第二天就弄来辆电动车,准点停在那家面馆门口。

但江铖又觉得坐在车后座太没面儿了,他要自个儿骑,让小郑哥坐车后座。

小郑哥自然知道他在臭屁什么,依旧答应他,自己坐去车后座,让他骑。反正有他看着,不担心安全问题。

就这样,江铖骑着小电驴,跟在关歆身后。

她稍偏偏头,就能看见他。

他见她回头,便会扬起下巴,挑起一边眉,自以为很帅。

有次速度没掌握好,他一不小心就超过了关枝华。

关枝华瞥见,吐槽说:“这是什么家长啊,真不靠谱,让学生骑电动车,自己坐在后面。”

“对啊,真不靠谱。”关歆坐在后座,憋着笑附和。

【23】刮目

“好嘞,两碗牛肉炸酱,一碗粉面掺半。”

店老板是做了几十年的熟手,应声答着的同时已拿起笊篱,装进两碗份量后倒进热锅里,三上三下,生面就在沸水里滚熟。他拿着笊篱在锅炉边嗑了嗑,抖去多余水分后,才把烫好的面条装进两只大碗中,最后浇上两大勺热腾腾的炸酱。

“调料自助!”店老板将面碗朝取餐口一送,指了指一旁的辅料台,紧接着开始服务下一波顾客。

关歆拿起醋瓶子,给自己添了点后看向江铖,把醋瓶子朝他面前送了送,见他点头,才给他面碗里淋上一点。

江铖在夹香菜,想要帮她也添上一些时,却被关歆拦住了。

她手背虚盖住碗边,说:“我就不用了。”

江铖一愣,夹香菜的手在空中一滞,停顿须臾,又添回到自己碗里。

“不知怎的,最近两年的口味变了,”关歆给自己碗里浇着辣椒油,解释说:“就是一瞬间的事,有一天吃着吃着,突然觉得嘴里的香菜味道太霸道了,吃是还能吃,但没以前那么喜欢了。”

她说完又示意他那罐辣椒油,确认他需要后,才帮他浇上一勺。

江铖这才领会她方才每次动作前征询的意图,牵起嘴角,讪讪地笑了笑。

两人端着各自的面碗,找到张空桌,这次坐到了一起,面对面。

“你怎么找到这家店的?”关歆拌着面问。

毕业后,税务局旁边那条商铺整改,原有的店面全部拆迁,包括这家店。关歆偶尔馋上这一口牛肉炸酱时,都寻不到地儿。

江铖在接老板娘端来的绿豆汤,稍稍对比杯底的沉积物后,把量少的那杯递到她手边,说:“也是碰巧,之前办事时经过,瞟见这店名,就进店看了眼,没想到还真是这家店。”

办事?

关歆抬头扫了眼这爿居民区,藏在小巷里,破破落落的几栋老房子,想象不出到这儿来办什么事。

她缄默于心,并没有多问,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你今天带我参观江记鲜食的工厂,”她把话题拉到自己身上,问:“是选择信任我这个外援吗?”

听到问话,江铖拌面的动作稍顿,抬了下眉毛后继续,他专注手里动作,边搅拌边说:

“凌晨两点半,屠宰厂的工人就要开始工作。因为他们要赶着五点前,把屠宰好的牲畜送到市场,所以他们大部分人会选择晚上不休息,在凌晨一点半就做好准备工作。

“凌晨五点,江记鲜食工厂的第一批工人开始工作,他们需要清点当日接收的原材料,完成原材料的预处理,还要负责分装成品,安排装车前工作。

“早上七点,江记鲜食门店的营业员到店打卡,开始营业前准备。”

…….

江铖没有直面回答关歆的问题,他一个时间点一个时间点地介绍,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他都了然于胸。

“晚上十一点,璟颐客房部的员工交替值夜班,然后工作到次日早上七点半。”

他终于歇了口气,碗里的面条,这时也搅拌停当,每一根面条上都均匀裹上肉酱。

他没着急吃,而是把一双筷子搁到碗沿上,抬起眼皮,看向关歆,继续:“璟颐现有员工共 325 人,江记鲜食工厂共 142 人,屠宰厂共 48 人,肉牛养殖基地共 26 人,江记鲜食门店共 72 人。”

“325 加 142 加 48 加 26 加 72,”他手指比划,说完一个数字,就按下一个指头,“不算和我们合作养殖的 8245 户农户以及 264 户贫困户,仅我们公司名下的员工就总计 613 名。”

他没打一个磕吧,一个个数字,就像在他舌尖上打了个滚,脱口而出。

关歆难以想象这一连串没有规律可循的数字,需要在他脑袋里轮转多少次,才能这样信手拈来。

“这 613 名员工在我们这儿的平均工龄超十年,他们自己也担着养家糊口责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