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夏(138)

林岁夏和周奇走进工作室的时候,林韬正戴着眼镜专心做壶。

也许是昨天的后遗症,林岁夏肯定他听到了开门声,但他并没有抬头。

她和周奇对视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安静地拿出自己想要的泥团,在各自的泥登上开始做壶。

重金属的音乐太暴躁了,虽然是为了吸引年轻人,但林岁夏也觉得有必要换种方式。

来的路上她想好了,搞笑视频,几乎是大部分年轻人滑视频的绊脚石。

但需要设计好一些脚本,林岁夏打算今天先想个好点的脚本,明天和周奇一起拍一下段子。

林岁夏边做边想,但这一次她并没有走神。

这是她对紫砂壶最虔诚的态度。

今天林岁夏打算做一个天际壶。

这个想法是她在坐下来的那一刻,忽然想起小时候林韬教她的一句顺口溜——

秦权汉瓦唐羽仙,西施文旦美人肩。

逸公德钟对却月,仿鼓虚扁望方山。

东坡提梁卧井栏,供春提璧看柿圆。

荷花海棠吹松段。掇只君乐奏合欢,

上新桥下寻景舟,南瓜莲子笑樱甜。

思亭狮球巨轮珠。传炉均玉是方砖。

一捆竹林风卷葵,佛手水平菊蕾残,

匏尊洋桶装乳丁,寿星葫芦可容天。

九龙至尊生龙蛋,子冶玉璧放周盘。

觚棱宫灯空相对,汉铎汉扁汉云潘,

鱼化龙时飘龙带,松鼠葡萄报春天。

孟臣匏瓜一粒珠,雪华僧帽因线圆。

天际华颖追汉君,大彬瓦当柱础坚。

这个顺口溜包含了几乎紫砂壶所有的类型。原本她早已想不起,但也说不上为什么,今天她偏偏一字不落地在心里背了起来。

她看了看林韬的身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也许,这就是和解的力量吧。

第100章 好事在发生

林岁夏走到架子前,看了看林韬做的那把天际壶。

林岁夏想起书中说过,天际壶是经典壶型井栏演变而来,造型澎湃苍茫,格外大气。

天际壶总能让人第一时间想到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

看着林韬的这把天际壶,她总算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壶把从壶身肩部向上伸出,再巧妙收于壶腹之处,线条飘逸优美,壶身饱满。

壶嘴、把手等轮廓线既照应又和谐,生动自然,宛若生成。

可谓是制作精巧,独具匠心,壶身浑圆,威武大气。

看完以后,林岁夏便做到了泥登前。

切泥块,打泥条,平整的泥条打成底片,再围身筒……

这些简单的步骤,林岁夏耐心地重复着。

整整一天,除了中午吃老唐送来的午饭之外,林岁夏没有从椅子上起身活动一下。

她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林韬会腰疼,原来根本不是自己不想起身,认真做事的时候,真的会忘记时间。

即使沉浸式地做了一天的壶,林岁夏也只完成到了一半的成果。

林岁夏记得林韬说过她的壶口缝隙太大不太整齐,所以这一次她特别在这上面花了功夫,覆底部时尺寸量得特别精准,拍底部身筒时也特别认真。但围身筒时,造型还是不太自然,花费了她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上口片更是小心翼翼。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认真围身筒时,林韬几次站到了她跟前,每次感觉林岁夏做得不尽如意他想说话时,又见林岁夏眉头都不皱一下地重复了起来。

林韬到底还是没有开口,他觉得林岁夏耐心的模样,让人不忍打扰。

林韬知道,想做成紫砂壶,自己有不厌其烦的觉悟,是一个好的开端。

看到林岁夏今天的状态,他甚至为今天早上做的决定而庆幸。

晚上六点多,林岁夏终于从椅子上站起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抬头才发现周奇早就走了。

林岁夏知道,他是要回去给江珠洗菜,这是昨天在他家吃饭时周奇对江珠的爱。

她抬头看了看还在忙活的林韬,发现林韬专注时,根本没有发现她站在他身边。

林岁夏发现,不管是拍子还是尖刀,不管是捻子还是泥扦子,所有工具在林韬手里都自然而流畅,他已经运用得出神入化。

但就像林韬之前说的,做壶追求的不是速度,所以即使林岁夏发现林韬拿工具的动作很娴熟,他依旧在该慢的地方一点一点地调整。

而且看他做壶,真的是一种享受。

林岁夏又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了下来。

终于看到林韬做完了壶盖,林岁夏才忍不住轻声地对他说话。

“爸,很晚了,先回家休息吧。”

听到她的话,林韬手上的动作滞了一下,头也不抬地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