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夏(127)

“妈。”林岁夏娇嗔一声,耳根已经红了起来。

“好了,快来吃点东西。”吴英笑着将买回来的菜放到了桌上。

这是林岁夏第一次看到林韬和吴英一起出门一起回家,她吃着红烧猪脚的时候心里甚至在想,看来她这趟病没有白住。

从她记忆起,林韬和吴英就分房睡,关系从来都是相敬如宾,却不像其他夫妻那样亲密。如果因为她,让他们关系更加亲密起来,林岁夏觉得她不介意多住两次院。

“对了,妈,你年轻时长得挺漂亮的呀,是不是这些年开面馆把你累老了。”林岁夏说着从桌子上拿出那张照片,又对林韬笑笑说,“爸,你把我妈这张照片藏这么好,是不是也没事拿出来看看啊?”

她没有注意到,吴英看到那张照片,神色一暗,眼睛里透出一种哀伤,眼睛不自觉地看向了林韬。

而林韬看清了照片之后,更是脸色一怔。

“你在哪翻出来的?”他的声音带着几分责怪。

“就是从你书里啊。”林岁夏以为是她戳穿了林韬的小秘密,让他有些不好意思。

可是林韬却突然从饭桌前站了起来,起身走回了自己的卧室。

“我爸怎么了?”林岁夏有些疑惑。

“没事,可能也觉得我不如年轻时候了吧。吃饭,吃饭。”

吴英说着,下意识地看了看桌上的照片,眼睛里透着一种说不出的神情。

林岁夏愣了愣,有些不明所以,“哦。”

第二天林岁夏起了大早就赶去工作室,没想到周奇比她还先到。

周奇对她一番关心,确定林岁夏没事才对他笑笑说:

“幸好你没事,你不知道,江墨昨天早上回去的时候,说起你的遭遇时,对着江珠抱头痛哭,哭得像个小孩子一样,他是真的很怕失去你啊。”

林岁夏对周奇扯了扯嘴角:“现在啊,我也很怕失去他。”

第92章 掇只壶

用林韬的话来说,紫砂壶勤于练习,所有的技术都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当中练出来的,熟能生巧。

而看了一些紫砂方面的书籍之后,林岁夏更是心里决定了,一定将紫砂文化推广出去,不管多难。

但林岁夏到底还没有想好怎么让他们的账号像当初推广黄桃时一鸣惊人,所以今天林岁夏给自己的任务是一边做壶一边思考。

前两天学会了做半月壶,今天林岁夏打算尝试一下掇只壶。

这是林韬给的最大自由限度。

林韬已经将基本功交给他们,剩下的要靠他们自己来,这一行除了勤加练习之外,也是要靠天分的。而天分如何体现,也只能在做壶的过程中展现出来。

掇只壶的原型是宜兴乡下存放油盐的大口容器,叫掇子。掇有垒叠、堆叠之意。这些信息就是林岁夏昨天在书上看到的。

林韬也做过不少掇只壶。

今天林岁夏就比着林韬做的这把掇只壶模仿。

掇只也是传统器型中的一款,是无数艺人与壶友喜爱的款型之一。好的掇只壶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的美誉。千金之壶,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称得上是壶中之王了。

林岁夏看着林韬做的这把壶,对紫砂壶了解得越深,越是明白了林韬做得精美绝纶,甚至达到了收藏的价值。

林韬做的这只掇只壶有着浑圆的壶身,半圆的壶盖,圆钮,线条流畅,比例得当,压盖略微浑厚,点线之间见出魅力,子母线口盖温和严密,骨肉亭匀,简练大方,制作颇见功力。弯流嘴胥出,在端头下压,柔美之姿明显,壶柄略微上抬之后优雅滑落而下,形成一条圆润饱满的弧线,朴雅大方。

确定了壶型,从切泥块到打泥条,林岁夏又开始了这常规的步骤。

今天周奇也和林岁夏选择的壶一样,他也打算模仿一下林韬的这把掇只。

拍泥条很耗时间,主要为了是为了控制壶片在0.5-1厘米之间,均匀平整。泥条平整以后,打底片和围身筒就相对简单。切口需要的是精准和耐心,但最难的,还是拍身筒。

如何想拍出想要的壶身,这就需要日复一日的功底,泥条才会在手中按照想要的形状拍成。很显然,这一方面林岁夏和周奇都需要多加练习。

也是在不停地拍身筒时,林岁夏走了神。她的脑海里不停复盘许呦呦黄桃账号的成功,想从中汲取一些经验。

当初林岁夏以古风小仙女的形象给许呦呦立了人设,配合在桃林辗转,有种在蟠桃林的感觉。当然,最成功的是江墨男扮女装引起了一些话题,吸引了不少流量。

那紫砂壶如何吸引流量呢?

给林韬穿上古代服饰让他扮古代认真做壶?

可是紫砂壶从古到今一直存在,想以这种形象打造出反差形象,显然不太可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