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是这个么。”郑闻语神情有些不自然,总感觉他在暗示什么。
周烬衍好脾气道:“那我十二点就睡。”
“嗯,真乖。”
“书书,你这样子显得我真像是狗了,你对那几只猫也这么说。”
“是你想象力太丰富了吧。”郑闻语不认这话,她可不是对谁都这样的,五只小猫送走了三只,说实话,还是有点不舍的,本来还想说养一只在家里,但老爸不太喜欢养猫,只能作罢了。
“我们周末去打球吧。”
“篮球?我知道你爱看我打球。”带着莫名其妙的自信。
好吧,确实是这样,不过郑闻语这会儿想的真不是篮球,“羽毛球,这个简单。”
周烬衍想起很久之前说过的话,笑容温润,“之前你说可以切磋来着,但是一直没找到机会。”
郑闻语都纳闷,“高三也是会放假的吧,居然一直没找到机会……一定是我太努力学习了,以至于找不到空闲时间。”
“对对对,你最努力。”
等到周末,俩人带上球拍去羽毛球馆。
郑闻语一身运动装,看着特别休闲,还有模有样的,结果长时间不打,发球姿势都不标准了,只能随便发,接球也是毫无章法。
她就是想多动动,这阵子没工作没商务,又是大冬天,人都变得倦怠起来,有时起来两眼一黑,这怎么行,对身体多不好。
周烬衍见她弯着腰,走到球网中间,提议道:“咱俩还是去散步吧。”
“不要。”旁边的球场上羽毛球击打的声音清脆,莫名让人蠢蠢欲动,郑闻语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今天说什么也要打个尽兴。
羽毛球不难,打打就上道了,郑闻语把衣袖往上卷,大冬天的,额头都出了一层薄汗,打到最后,尽兴是尽兴了,就是小臂和小腿酸痛,长时间不运动,没个三五天估计好不了。
还被人认出来,贡献出签名和合照。
回程路上,郑闻语倚靠在副驾驶上,累得不像话,“下次还是散步吧,去海边。”
周烬衍说:“海边都是妖风。”
郑闻语又瑟瑟发抖起来,“那就等春天,还可以露营。”
春天还有好长一阵子才到,先把春节过了要紧。
一月底,街上明显更热闹许多,郑闻语两年没回来过节,这段时间特别爱出门,每天都拎着大包小包回家,年货当然有,还有各种有趣的东西。
工作室每年都会寄出一份礼盒给小部分粉丝,她闲来无事,还亲自去打包,一般都是海报、明信片、贺卡、口红、护肤品、沐浴液、耳环、保温杯之类的。
主要是品牌方提供,今年还有一个小挎包,难得有时间,郑闻语也帮忙打包,还多准备了一些手办。
等忙完这些,一年也差不多到头了。
除夕当天,家里早早开始准备年夜饭,跟往年一样,姑姑一家也过来团聚,免得家里就俩人太凄凉。
表妹何乔可现在在上大学,寒假正好过去一半,一般闲不住,有事没事就爱找郑闻语玩,特别黏人。
“姐,姐夫今天会过来吗?”
何乔可也喜欢看八卦,不过她不知道那么多内幕,等恋情曝光了才知道姐姐在谈恋爱,还在微信上哭诉姐姐没把她当自己人。
当然,前段时间也见过几回姐夫。
家里就她们俩个小辈,厨房挤不下那么多人,就在外边帮忙剥大蒜。
闻言,郑闻语是有所期待的,但似乎不妥,“今天除夕夜,不能乱跑吧。”
反正她一般都在家里活动,再远点,就是小区楼下。
何乔可不以为然,“吃完饭就可以了啊,我去年还出去逛街呢,你今年难得回来过年,确定不出去玩吗?很热闹的。”
郑闻语想了想,“吃完年夜饭再说。”
何乔可以为她是有顾虑,很贴心地表示,“放心,我不会去做电灯泡的。”
郑闻语都佩服她,“果然不是当初的小屁孩了。”
何乔可傲娇上了,“我都大二了,心智肯定成熟啊。”
“行,上道。”
满满一大桌团圆饭上桌,郑闻语差点没忍住掉眼泪,想起前年在剧组拍戏,因为要赶进度又要节约成本,导演愣是多一天假都不舍得放,统共就两天休息时间,想回家也赶不及。
后来老爸听说后,在腊月二十八那天拎着两个大行李箱过来,里头装的都是江城本地特产,还有他自己做的扣肉,郑闻语嘴馋得厉害,可惜拍戏期间要控盐控油,她只能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