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
说话间,就到了杨爸面前。
老奶奶看着箩筐里的青菜,还有些惊讶,“哟,这码得可真整齐,多少钱一斤?”
杨盼抢在杨妈面前开口,“原本卖一毛的,说好给您便宜一点,就八分钱一斤。”
杨盼在定价前,可是去别人的摊子上问过的,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而且她家的青菜还比别家长得好呢。
老奶奶也是天天都要买菜的,知道是什么价格,就没有再讲价,直接就要了两斤。
看到旁边的袋子里有鸡蛋,也顺势买了两斤。
鸡蛋是一块钱一斤,青菜八分钱一斤,一共是两块一毛六分。
杨妈收到钱的时候还有些回不过神来,“这,这菜真的能卖出去?”
“当然是真的了,妈你快把钱收好,被被人偷了去。”杨盼提醒她。
也许是他们运气好,也许是老奶奶在这里买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老奶奶刚走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过来。
看到箩筐里的青菜,问了价格后就都掏钱买了。
杨爸动作麻利地给大家称重,杨妈收钱、找钱,杨盼则是带着两个妹妹大声吆喝,“卖菜了卖菜了,又鲜又嫩的青菜咧,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都来看看啊,看看不吃亏,看看不上当!都来看一看啦!”
杨盼一边喊一边觉得脸颊有点热。
她想,自己的脸颊一定红了,因为害羞。
两辈子她还是第一次经历这个。
如果说杨盼心里还有些害羞,那杨巧可就胆子很大了,她一看自家姐姐这么吆喝,都不用杨盼吩咐,她自己就学了起来,而且那声音可比杨盼大多了。
她声音清脆,极具穿透力,在这空旷的空间响起,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于是,接下来他们的生意就很好了。
不到三个小时,他们带来的青菜还有鸡蛋都卖完了。
杨妈算了算,“咱们这一个早上不到就挣了十块一毛六?”
其中鸡蛋五块,青菜五块一毛六,也就是说,这一担青菜就抵得过鸡蛋了?
杨妈没想到,这青菜居然这么好卖。
想到后院被她们薅得光秃秃的菜地,杨妈还有些遗憾,要是多种一些就好了,这样明天还能继续。
不过她也只是稍微想一下而已,家里农活也很多,不可能天天都来卖菜的,偶尔来卖卖赚些钱她也满足了。
收拾好箩筐,杨妈说道:“走,咱们去扯布做衣服。”
杨盼趁机提出要求,“妈,我还想去书店一趟,我听说书店有征文的,我想试一试,要是能成的话,说不定我的稿费都能抵我们姐妹的学费了呢。”
杨妈今天本来就高兴,又听女儿说可以写稿子赚钱,虽然不知道女儿写的人家要不要,但是不能打击女儿的积极性不是?
于是杨妈大手一挥,“好,那咱们就先去买布,再去书店。”
县城里还有供销社,不过人没有前几年那么多了,杨妈去买了布,也只买布,就出来了。
虽然今天也赚了钱,但是家里用钱的地方多,杨妈每花一分都得精打细算。
从供销社出来,他们一家人就去书店。
第35章 梦想买自行车
杨家村,徐红艳看着杨荷花离去的背影,再看看手里的钱,脸上笑出一朵花。
她没想到,这村子家的闺女不仅脸皮厚,还没结婚就和男人钻小树林,现在看来还是个心黑的。
不过那又怎么样呢,只要她要害的不是自己就行,而且自己还有好处拿呢!
她之前还想着等自家男人去劝劝老二,又或者让老三两口子去老太婆面前吹吹风,尽快促成那门婚事,现在看来,还是自己亲自出马好了。
不说别的,就为了村长闺女的那些好处费。
这可是老太婆他们不知道的呢,都是她自己的了!
杨盼还不知道自己又被人惦记了,她正和走进书店呢。
之前的杨盼,从来都没有来过县城的书店,一是因为兜里没钱,二是学校发的课本都没整明白呢,哪里能想到来书店看书。
这还是她这辈子第一次来书店呢。
书店其实并不大,还不到五十平。几排书架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店内,上面摆满了书籍,新的旧的都有。
杨盼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那些报纸,报刊上面会有征文信息。
杨盼本以为,这种小县城的书店,也就只有征文信息而已,谁知道竟然还有招翻译的。
这也是巧了,杨盼不过是在翻看报纸的时候随口问了一下书店的老板,谁知道却得到了意外之喜。
翻译也和征文一样,把译文按上面的地址寄过去就可以了。
抱着几本书和几份报纸,杨盼一家人出了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