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太子每晚都在我怀里取暖(14)

这么巧?难不成那丫头真的会观天象?

萧容策递出图纸:“把这张图纸,拿去给工部器械厂的那帮家伙,命他们在最快时间内,锻造开山工,越多越好。”

疏明接过:“诺。”

“另外,开山工的图纸,不能外泄它的来处,对外就声称,是孤游历在外时意外所得。”萧容策补充道。

疏明微微愣了下,反应过来,点头道:“明白。”

疏明走后,萧容策又喝了口热汤后,右手捻起朱笔,左手翻开奏章,开始批阅。

三天大雪,几乎阻塞了秦国北方的交通和信息传递,也积攒了不少的奏章,有部分被秘密送到了昭辰殿。

当萧容策看到一本奏章里的内容时,神色微顿:“西南战事……谈和……”

他放在朱笔,指尖开始拨弄起手腕上的手珠。

良久,萧容策端起已经不烫的汤水,一饮而尽,唇角溢出一声轻叹:“这场雪,来得真不是时候。”

待他放下空碗时,抄起一张白纸,摊平在桌面上,毛笔的笔头沾上黑墨,手腕微动,一行字出现在白纸上。

写完后,等墨迹干了,萧容策将白纸折叠了两下,放入一个空信封里。

“送过去。”

萧容策随手将信件甩在桌边缘。

一只男人的手出现,拿起了这封信。

“诺。”

“……”

信件消失了。

而空碗上,又被盛满了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

萧容策神色恢复如常,继续批阅着剩余的奏章。

**

此时。

大雪封三日,被延迟的朝会,在今天总算是重新开了。

朝会上。

“陛下,三日大雪,给北方六郡的百姓带来沉重的打击,朝廷需尽快调度军队和物资,去援救灾民呐!”

“陛下,大雪封路,北方各地受损的驿站,堵塞的官道,需尽快修缮,开路。”

“陛下,乌苏城的官粮仓,因屋檐老旧,被大雪压塌,坏了不少粮食,而当地饥饿的民众,趁机入粮仓偷盗粮食……”

“……”

百官你一言我一语,上奏着北方六郡的各地灾情以及引起的连锁反应,一桩桩触目惊心。

龙椅上的人,是秦国当今皇帝萧擎明,虽是不惑之年,可眉宇之间,依然流露出几分成熟倜傥,几十年如一日的掌权天下,举手投足间,皆是浑然天成的帝皇威仪。

萧擎明听完朝下百官的上奏,道:“朕知晓此番雪灾,对秦国北方的打击极大,内阁及六部官员,尽快核查灾情的损失情况,拟定赈灾之策,另外,各地的官员……”

第11章 范鹏程上门

萧擎明列出了一条条的临时政策,若有不足之处,文武百官当场指出,并加以补充修正。

商议到中途时,文官当中,有人站了出来:“陛下,此次雪灾严重,需有人统领全局,方可在最快时间内,解救秦国北方百姓于水火之中。”

“陛下,臣也正有此意。”

“臣附议。”

皇帝一声未吭,额前的冕旒遮挡住脸部,底下的大臣们也无法窥清萧擎明的此时的所思所想。

“陛下,大皇子殿下领兵在外多年,兵法谋略无一不通,若是由他统领全局,上行下效,调派军队稳定各地局势,定能以最快时间处理好各地灾情。”

“二皇子殿下乃中宫嫡子,尊贵无比,若是他能亲临灾区,定能最大程度安抚民心……”

“陛下,三皇子殿下……”

最顶上的那一小撮官员,如内阁首辅顾正业,老神在在,并没有加入底下官员的争辩之中。

这些,都只是各党派抛出去的问路石,想试探皇帝的意思。

可此事,一直耽搁到下朝,也没有商量出个所以然来。

**

京城外,兰若寺。

后院。

鹿清越向一名洒扫小僧借了一把铲子,在雪地上挖出一个坑。

而后,将这三天烧炭的残留物全都倒在里头,只留下正常的残渣量,再将坑给填平,最后把铲子归还回去。

“呼~”

做完这些,鹿清越小跑回住所,关上门后,赶紧蹲在炭盆边烤手。

兰若寺香火鼎盛,每逢节日,香客络绎不绝,而后院屋宅也是每隔两年,便修缮一回。

三天大雪里,虽然众香客被困在寺里,可除了饥寒交迫,倒也没有多大的生命危险。

最苦命的,还是外头的百姓。

前世,鹿清越没有亲眼见过三天大雪过后的哀景,可也从后来人的口中得知……那是何等的触目惊心。

鹿清越心中忐忑:“也不知道这一次,秦国的百官,要如何应对此次雪灾?”

还有殿下……

三天大雪,伴随着骤然的降温,殿下可要保重身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