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京城是什么样的?”
京城啊……
季老太拍着她的后背轻声告诉她。
“那是天子脚下,是我们大韩的都城,很繁华,人很多……”
京城皇宫
萧太后收到小皇帝的书信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赶紧召了娘家人前来商讨对策。
“你们说,陛下这是在想什么?
偷偷出去一趟就给爱家整个小孙女回来,那孙女还不是他亲生的,陛下这些年不立后也就罢了,可他连个妃子都没有不说,现在还要带个小奶娃子回宫,封什么昌荣顺和长公主?
这么大的封号,一个外姓公主也配得?”
坐在太后下首的几个娘家大臣眉头紧拧,一个个的脸色都十分凝重。
晋国公夫人叹口气道,“娘娘!陛下回宫以后您不妨劝劝,让陛下早日立后吧!
眼看着陛下马上就要到二十五了,这要是在外面的寻常人家,儿女都快到说亲的年了。
说起来陛下收义女,怕是和他的后宫无人脱不了关系啊!”
靖国公夫人这话一说,太后就觉得有道理,可是想想自家皇帝儿子不愿意立后选妃充实后宫的原因,她的心口又隐隐作痛起来。
“这件事也不光是哀家一个人的事,大兄你是晋国公的爵位,又是礼部尚书,你就不能找那些个御史们说一说,上书皇帝,立后选妃为皇家延绵子嗣吗?”
莫名被点名的晋国公本来在捻自己个儿的胡须,听见太后突然点了自己的名字,手就不由一抖,胡须都被扯下来几根。
“娘娘!这事儿可不能光说臣的不是啊?
陛下立后选妃一事,臣等也不是没有上奏过,可每次我等一上奏请立皇后选妃的折子,陛下他就去奉先殿哭先帝!
这……这样几次下来,臣等也不好再上奏了。”
先帝的驾崩,是一件让人羞于启齿的事情。
虽然对外,先帝陛下是偶感风寒不治而驾崩的。
然而常年在宫中行走的人都知道,先帝陛下的驾崩并不是表面的那么简单。
先帝陛下是死在女人的肚皮上的。
先帝别的不说,那样貌可不是一般的绝色,所以宫妃也是一批又一批的往后宫撞。
结果在十三年前的某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悲剧了,先帝死了,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准确的说,并不是死在女人的肚皮上的,而是死在了与女人同床共枕之时,男女之间做点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的时候,才会传染的那啥病毒!
萧太后每每想起这事儿,都膈应得不行!
久而久之她也就不提这事儿了。
可谁也想不到的是,太子殿下顺位继承皇位时才十三岁,那个时候先帝驾崩突然,还没有为他立下太子妃,于是小皇帝继位就是守孝三年。
三年过去了,各王公大臣们就磨拳霍霍,等着送自家女儿入宫,都盯着国母的位置。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头一天递了请皇帝选妃立后的折子上去,第二天小皇帝就破天荒的罢朝了!
第144章 你外婆想抱孙孙
小皇帝罢朝,把一众王公大臣太监宫女给急得不行。
众人找了大半个皇宫,从天亮找到晌午,这才在奉先殿的角落里找到了抱着先帝排位哭得泣不成声的小皇帝。
后来,只要有人上奏请皇帝立后,他们的小皇帝就玩失踪,哭先帝。
晋国公等人每每想到这事,都觉得脑壳痛。
“娘娘,妾身有个大胆猜测,不知当讲不当讲!”
晋国公夫人一脸凝重,小声的说。
萧太后瞥她一眼,“这都什么时候了?有什么话你还不快说,有必要藏着掖着吗?”
得了萧太后的话,晋国公夫人这才壮着胆子说出了她的猜测。
“太后娘娘,您说陛下有没有可能是被先帝的那事儿给吓出了心里阴影……”
“大胆,蠢妇,陛下之事且容你擅自揣度,你是想害死我们整个晋国公府的人不成?”
晋国公夫人的话还没说完,立马就被晋国公给怒喝了下去。
“唉!你让她说,在这里的都是自家家人,你们都给我听好了,今儿发生的事情你们不许往外传,不然让哀家知道了,有你们好果子吃的!”
太后这一发话,晋国公夫人也就大胆起来。
“妾身就是想,陛下怕不是因为先帝驾崩的事儿,从此便无心那后宫之事,所以才从民间封了一个公主,他莫不是想着从宗族过继嗣子,若是等这民间公主长大,再将其婚配给对方……那陛下便有了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了。”
晋国公夫人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所有人都倒抽一口凉气。
尤其是萧太后,心头闷堵,还特别的慌。
“这件事你们都给我捂严实了,谁也不许往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