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艺服饰的工厂并没有设在北潼,因为北潼地价接近北上广深,成本费高昂,闻易城和乔瑜把三家工厂都开设在离北潼不远的其他城市,只在北潼留了一个面积不大的机绣厂。
其实许晏禾如果一直待在孔府,再过三十几年,也许她可以看到缝纫机传入中国,看到女孩们走进传习所,学会新技术。那她就会知道,她们习以为常赖以生存也赖以打发时间的刺绣,即将被机器取代,再精致的图样,再精妙的绣法,就算是旧时供奉王公贵族的佳品,都会成为电脑程序里的一串代码。
闻浔把车停在工厂门口,他曾经被乔瑜拖着来过,保安也记得他的脸,笑呵呵地上来迎接:“小闻总,今天怎么过来了?乔总和闻总也来了吗?”
“没有,我带我——”闻浔顿了顿,“朋友,过来看一下,她对机绣好奇。”
保安连声说好,领着他们两个人走进工厂,工厂占地面积不大,机器比人多得多。
许晏禾看着整齐排列的白色机器,不禁心里发怵,工厂负责人为她介绍,“这是大电脑飞梭绣花机,那边的是小电脑绣花机台前面的房间里放的是打样机,后面是生产机。”
许晏禾找到一个工作人员的身边,看着他把布料放在机器下,白色显示屏上亮起绿灯,然后机器开始运作,不到二十秒,布料上就出现了一只熊猫样式的双面绣。
精致、迅速、准确、牢固。
和许晏禾绣的那些相比,难说谁优谁劣。
四面八方的机器都在运作,成千上万件长衫从生产机里出来。
负责人介绍:“这是去年签下来的一批影视服装订单,八月份就要出货。”
“那是什么?”闻浔指着一个从没见过的蓝色机器。
“那是乔总最近刚买回来的智能绣机,我还没有使用过,听说是有自主学习的功能,掌握了一百七十多种特殊技法,什么苏绣蜀绣都不在话下,还可以达到和手工绣肉眼难以分辨的精细度……”
工厂负责人还在讲解,但许晏禾已经听不进去了。
耳边只有虚实不分的嗡嗡声。
许晏禾脑子里缠缠绕绕的麻绳终于解开了,她终于明白今天在展览馆里,她为什么那么难受,因为她想明白一件事。
一百年后最大的变化是——
她的作用不复存在。
她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少爷不需要丫鬟了。吃饭有外卖,刷碗有洗碗机,平日里有电脑陪他说笑逗乐,连衣服都由机器做,少爷不打她不骂她,不用她端茶倒水,不用她在寒冷冬天,用长满冻疮的手洗衣服。
许晏禾存在的基础没有了。
她刚刚找到的一点点,让她和现代社会勾连的东西,突然变成了旧时代的遗留。
许晏禾像是受到了很大的震撼,神色变得苍白,闻浔敏锐观察到许晏禾的情绪,他把许晏禾带到工厂外。
这里临近乡郊,正对着工厂大门的是一个小土丘,闻浔带着许晏禾爬上去,正对着夕阳坐下,许晏禾望着脏兮兮的土地,心存犹豫,闻浔于是回到车里,拿了两本书过来,放在许晏禾要坐的位置。
许晏禾局促地坐下。
滚烫火球正在收敛光芒,缓缓下坠,鸟雀归林,远处传来小孩的嬉笑声。
“许晏禾,什么感觉?”
许晏禾呆呆的,不说话。
闻浔也不催她,就慢慢等她开口。
几分钟之后,许晏禾忍不住说:“……我、我有点难过。”
“难过什么?”
“我没有要做的事情了,缝缝补补的工作很快也会被机器代替。”
闻浔对机绣和手工绣的差别并不了解,但他了解计算机,“许晏禾,你有你的价值,那是机器永远不能取代的东西,你也可以绣那些挂在墙上的画。”
“我没有价值,我只会缝缝补补。”
“我连缝缝补补都不会。”
许晏禾怔了怔,转头望向闻浔,晚风吹动闻浔的头发,他朝许晏禾肆意地笑了笑,自嘲道:“许晏禾,我还没赚过钱呢,我的房子,我的车,我家里的三台电脑,音响,游戏机,都是我父母买的。我长这么大,连一百块钱都没赚过,可是你才来这里没多久,就赚了将近两千块,你多了不起啊。”
了不起……许晏禾从来没想过这个词可以和她放到一起。
了不起,也可以用来形容女孩吗?
“许晏禾,你现在不应该哭,你应该捂着嘴偷笑,你是带着本事穿越过来的,你的手艺比那些在职业学校里学了四年的人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