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那我就叫你依柔吧, 今天能否接受我的采访, 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可以, 进来吧。”林依柔没有拒绝的理由,有媒体找上来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到时候登上报纸给学校宣传一下也未尝不可,虽然不知道会不会有效果。
林依柔带她进了个安静的小房间, 开始接受杜燕岚的采访。
“听说你有创办两个学校,一个在清河村, 一个在甸县,这两个学校都进展的很顺利,请问您当初是怎么想着在乡下创办这两个学校的?”
“我个人对教育感兴趣,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我知道乡村很多小孩都没有读过书,也不知道读书干什么,更不知道读书其实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越来越好,因此想着创办学校让乡下的小孩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并且反馈给家乡。”
“非常励志,国家也在不断推进教育,您算是少有的用自己私人财产来推进的公民了,很想知道您创办这个学校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有的,首先就是资金问题,我其实不算有钱,我把创业挣来的第一笔钱全都花在了这上面,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这个项目根本进行不下去,其次,现在许多家长对教育有很大的误解,觉得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这次既然能上报纸,我想用自身来证明读书有用论。”
“嗯,请说。”
“我本人就是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我是工科生,本人对化学极度感兴趣,自己就调制出一些化妆品和护肤品,这些产品口碑都不错,我本人也从中获得了收益,可以说,这些收益养活我甚至我的家人一辈子都足够,这就是实例,并非吹嘘卖弄,只希望各位家长能够重视小孩教育。”
“好,您的话我会写到访谈内容里,第三个问题是想知道您怎么让学校顺利运行下去,甚至还有这么多家长愿意把小孩送到您这里。”
“因为我正在实施一个农学结合的项目,通俗讲就是借土地给家长种,让家长用土地所得来的收成支付给小孩学费,这里面我和抽取极少的收益用于学校建设,其他剩余的全归家长所有。”
杜燕岚听完表情十分震惊,“非常天才的方法!”
“但这也有很大的风险,不建议其他人复制,如果有人也想这样做一定要谨慎。”
杜燕岚十分欣赏面前这个年轻姑娘的见解,接下来的问题她尽量往学校建设和学生变化以及农学结合项目的效果上问,很快,时间就超过了一个小时。
“抱歉,耽误你这么多时间。”
“没事,也辛苦你过来采访了,等会我请您吃饭吧。”
“哈哈,不用,我现在就回屿市,这次采访我已经迫不及待想交给主编了。”杜燕岚说完便站起身,她整个人很是兴奋。
“那您慢走。”林依柔随即也起身。
将人送到校门口,林依柔便回到了办公室开始今天的工作,刚才的那场采访她也渐渐抛之脑后。
时间大概一周后,林依柔是从学校老师那里知晓,自己登上报纸了。
林依柔没想到这么快,下班以后便去买了份报纸查看,果然在报纸首页的位置看到了自己那个采访,位置不错,能够占据首页的一小块位置。
采访内容十分真实,杜燕岚几乎把她所有内容都精简上传,对此,林依柔很感激,想到之前有留过她的电话,或许是该请这位记者吃顿饭。
接下来的几天,渡口镇到处都在传林依柔登报的事情,林依柔在当地本来名气就不小,通过报纸加口口相传后,几乎所有百姓都知道这么一号人物。
林依柔不知道外面怎么传的她,但此刻她没有精力再去关心,因为她早已忙的晕头昏脑的。
由于报纸的传播,学校外面每天都有上百号人过来,林依柔目前学校的规模不够大,这么多人她还接受不下,但怎么着她也不想放弃这么多来求学的人。
解决办法是先留下这些家长的联系电话,之后计划未来学校扩建的事宜。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钱了,这些天她不断跑工厂和门店,同时计划去京市的路程,她该管理那几家尚被自己忘记的美妆店了。
这次进京时间定在六月初,林玉兰会陪着她一起,林建安和云荷则帮忙管理家乡的一切事宜。
时间很快就到了出发的日子,林依柔和林玉兰提着大包小包赶往火车站,这些包里大多数都是样品,自己的行李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