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贾站在最前面,他看着赵稷,“孩子,这话你都不用问,我们能有今日,都是因为你,我们当然是愿意的,如今啊,大家的日子都好了起来,我们可否在心里念着你的好呢!”
“贾叔客气了,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理应互帮互助。”说着,他环视了一下四周,“既然大家都愿意,那就说定了,以后一个月结一次账,我会定期让人过来拉菜的。”
他想了想,又问道:“我这里还有其他菜的种子,只不过长得比青菜要慢许多,但若是往外卖的话,收益也更高一些,你们若是还有空闲的地,可以试一试,这不像青菜一样,需要时时浇水,要省心的多。”
他这次过来特意准备了许多玉米和麦子的种子。
去年他把种好的玉米往外卖时,没有人愿意尝试,还是后来刘武想办法,让食肆里的厨子把玉米粒做到菜里,大家吃了之后觉得味道不错,才逐渐接受了。
但受众也仅限于去崔记吃饭的人,所以后来他索性直接告诉刘武,让他把刚采摘的鲜玉米煮熟了卖。
摊子摆在崔记门口,来往的人多,闻到玉米的香味都忍不住想尝试一下,渐渐的才有更多的人知道了玉米,却还是没有多少人愿意种植。
他昨晚问了赵穗儿,店里买的最不好的,就是玉米和水稻种子。
水稻大家不买他可以理解,毕竟北面也种不了水稻,但玉米种子没人买,却真的是因为宣传不到位的问题了。
他话音刚落,大家都十分爽快的说:“你的种子,我们当然要试试了,山上的地可都空着呢!”
“是啊是啊,赵稷你只管告诉我们怎么种,其他的我们自己琢磨就是了。”
看大家积极性这么高,赵稷惊讶了一瞬,随即笑道:“种植方法我已经写下来了,回头你们有什么不懂得就看一看,种子在牛车上,你们看着分配一下,先种着试试看。”
“那肥料呢?我们是不是得去县里买啊?”一个声音突然问道。
第49章 回归书院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阿稷都已经免费让我们种这么多种子了,那肥料我们自己过去买又怎么了。”
说话的正是村西头二丫的娘,他记得赵穗儿喊她李婶儿。
他想了想,开口道:“大家若是需要肥料,我让王庆回来的时候多带些,有需要的找他买,大家看这样行吗?”
“好。”
“可以。”
这次回来出乎意料的顺利,走之前赵稷把这些玉米和麦子种植方法的纸给了村长,就告辞离开了。
如今天气还是有些凉寒,他们驾着牛车走到镇上,太阳就落了一半,等出了过了镇子,已经是红霞满天了。
梅星沅坐在车板上,看着周围的景色,十分的放松。
“我还是第一次这样坐着牛车看田间的景色,果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赵稷刚想说是不是闻着这乡下的空气都格外的清新,突然想起这里是古代,没有那些工场排放污水,没有汽车尾气,也没有雾霾,无论在那里空气都是清新的。
两人紧赶慢赶,终于在夜市热闹起来之前回到了县里。
赵穗儿正在铺子里整理东西,准备明天开张,看他们两个回来,抬头问道:
“乡亲们怎么说?”
“他们同意了,还愿意试着种玉米和麦子,回头你安排一下,让王庆回去的时候带些肥料,他们要用。”
赵穗儿起身拍了拍手,松了口气,“我知道了,你放心吧,王庆挺能干的,肯定能把这些事弄好。”
听到她对王庆的评价,赵稷就知道赵穗儿已经放下了心中的芥蒂。
“姐,你吃过晚饭了吗?”
“我已经在清安那里吃过饭了,你们是不是还没吃,我去给你们下碗面吃。”说着她就往厨房走,却被赵稷拦下了。
他在梅星沅期待的目光下拒绝道:“姐你别麻烦了,我带着梅兄去街上随便吃点就行,你也劳累了一天了,快回屋休息吧!”
他都这样说了,赵穗儿也就没有坚持,“那你们早点回来,明天一早还要回书院呢!”
“知道了姐。”
一路上梅星沅都略有些幽怨地看着赵稷,“衍之,赵姑娘做的饭不好吃吗?”
赵稷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摇头,“没有啊,我姐做饭挺好吃的,梅兄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就是来这儿两天都没见她下过厨,我还以为赵姑娘她不会做饭呢!”
他来的第一天是去崔记吃的,晚饭又是从崔记带回来的菜,第二天一早,吃的是街上买的包子和粥,他竟是一口赵姑娘做的饭都没有吃到过。
赵稷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平日里我姐都是自己做饭吃,只不过我嫌她劳累,所以每次回来都是去街上买着吃,可是东西不合梅兄胃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