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记的饭菜果然名不虚传,色味俱佳,芳香四溢,我吃了一口就停不下来了。”
赵穗儿也点头附和,“真是太好吃了,又岂是这个红糖糍粑,我特别喜欢。”
“哈哈哈。”刘武抚着胡须笑了起来,“你们喜欢吃就好,我们这里的每一道菜,都是方面我们东家自己的配方,自成一派,整个昭国都没有那家食肆酒楼的味道比我们崔记的好吃。”
刘武说着,脸上满是怀念,“若不是我们东家,现在的我,恐怕就只是个普通的六十岁的老农喽!”
“刘伯的东家想来是个厉害人物,不知他老人家现在在何处?”赵稷有些好奇地问,他竟不知刘武不是这崔记背后的主子。
“东家她在京城,京城最大的崔记酒楼,就是我们东家在管着。”
赵稷了然地点头,古代连锁店呀,“那刘伯的东家确实厉害,能把一个酒楼经营成最大,便足以见其实力。”
刘武笑呵呵地看着赵稷,“你也是个有实力的人呐,能研究出改善地质的肥料,还能让数十年未长出青菜的土地重新长出来,你也了不得了。”
“刘伯过奖了,今日若不是刘伯给赵稷这个机会,赵稷还不知何时才能有此机遇。”赵稷说着,端起茶杯。
“赵稷在此以茶代酒,敬刘伯一杯,多谢刘伯给赵稷机会。”
刘武端起茶杯,和赵稷对饮一杯之后才说:“你这话说的可不对,不是我给你机会,而是我们相互成就,相辅相成。”
赵稷没有辩驳,因为在他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不仅是刘武给了他机会,同样的,他也给刘武带来了最大的便利。
赵穗儿自然不懂这些,她一边吃菜,一边给楚绾夹菜,两人吃的不亦乐乎。
吃完饭之后,赵稷就带着赵穗儿和楚绾告辞了,他们还要去县令府一趟。
临走之前,赵稷从牛车上取下一袋肥料给刘武,并详细地跟他讲解了如何正确的撒肥料,才准备离开。
结果刚一转身,就被刘武喊住了,刘武拍了拍自己的额头,“你看我这人老了,脑子都不灵光了,你等一下。”
说完他就转身进了食肆,不一会儿,拿着二两银子递给赵稷,“这是定金,作为我们长期合作的诚意,以后的菜钱我每月总在一起给你,还有关于租地的事,我打听好了差人给你送信。”
赵稷对这刘武深深行了一礼,“劳烦刘伯了。”
……
县令府
羽儿高兴地跑到沈清安的房间,“小姐,赵公子来访。”
正在和刺绣做斗争的沈清安眼睛一亮,扔下手棚就往外走,嘴里还念叨着“终于不用拿着那根破针绣花了。”
赵稷看着匆忙出来的沈清安径直走向他的牛车,就知道她要做什么。
“本来给你带了两袋肥料,但方才去崔记食肆谈生意,就送了刘掌柜一袋,所以你现在只能得一袋了。”
沈清安自然不会因为这事生气,但看赵稷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她装模作样的哼了一声。
“我不管,少了就是少了,下次必须双倍补上,否则要是再有好种子,我就不分给你了。”
赵稷无奈,他笑着点头,“好好好,双倍陪给你。”
“小姐,快请赵公子他们进去吧!”羽儿在一旁轻声提醒。
沈清安这才反应过来,“赵姐姐,还有这位姑娘,咱们快进去说,这里晒,可别热着你们。”
赵穗儿笑着说:“没事儿,我一个种庄稼的,皮实,热不着。”
一旁的楚绾也直愣愣地说:“习武之人,不惧严寒酷暑。”
沈清安看了眼楚绾,问道:“这位姑娘是?”
赵稷还没开口,赵穗儿就抢先介绍了起来,“这位是楚绾楚姑娘,是一位游历四方的侠女。”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有事忙,所以只有两千字^O^
第17章 县令府
“侠女?这么厉害的吗?”一听说楚绾是侠女,沈清安眼中满是崇拜的目光。
“那你是不是会轻功,还能飞檐走壁,行侠仗义呀?”
楚绾修眉微蹙,思索着说:“轻功倒是会一点,飞檐走壁做不到,至于行侠仗义…自师门出来之后还未遇上过什么不平之事。”
沈清安听她做不到飞檐走壁,略有些失望,不过还是很高兴,她拉着赵穗儿和楚绾。
“我们快进去吧,这两日我都快闷坏了,可算是有人陪我说说话了。”
沈清安本想带着她们去自己院子里,突然想到还跟着一个赵稷,就先带着他们去了前厅。
沈县令沈鹤峰今日刚好在家休息,看沈清安带着几个年轻人进来,以为是她的朋友,只是多看了赵稷一眼,毕竟在三个娇滴滴的女子边上,他显得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