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烘干过程受热不够均匀,有些纸张不够平整,好在后面压花的过程会重新将纸熨平,之后的裁剪可以更加自动化,而不是现在需要人工半自动操作。
后面的折叠每一步都需要人工操作机器来进行,装袋也是同样。
所以这个生产流水线其实很基础,和蓝姝预想的有些差距。
听完蓝厂长的检验结果,何宿楠对于流水线机器的改进已经有了方向!
“蓝厂长,你们厂里还需要加购这样的流水线机器吗?我保证下次的新机器肯定会远比现在的更自动化!尽量让您满意!”
这套流水线的价格已经不低,足足花了厂里一万两千多块钱,再添置新机器这事儿,其实蓝姝不着急。
但是听到何宿楠这么有信心,她略微思索之后,点头同意了。
“那我们厂就再订一套。”蓝姝说到。
随身小包纸的生产,一台机器的速度未来肯定是不够的,反正以后也要订新机器,不如现在成全了何宿楠的激昂心情。
让他一鼓作气,把更好的机器设计制造出来。
如果何宿楠水平达标,蓝姝会考虑以后将更高难度的机器交给临江市机械厂设计制造。
例如卫生巾生产机器——
蓝姝觉得,国内的机械厂也需要成长空间,他们厂里以后总不能一直依靠国外的机器工厂提供机器。
那些国外大厂在机器制造上的主要研究精力,肯定不会放在卫生巾机器上面。
对他们来说,卫生巾生产机器只是作为那些大厂里陪衬的项目,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
所以如果何宿楠和临江市机械厂的设计制造水平能够达到,往后卫生纸厂需要新机器,她就交给何宿楠来设计制造。
听到蓝厂长这么轻易的决定下单,何宿楠隐隐觉得蓝厂长是因为自己对改良新机器心切的缘故,才答应的这么痛快。
所以何宿楠一个收钱办事儿的,竟然对雇主有了感激的心情。
最后机器验收结束,何宿楠留在车间,教卫生纸厂的工人们该怎么使用机器,蓝姝则是走出车间。
外面阳光正好,晒在身上带了明显的温度,空气中逐渐有夏季的感觉。
蓝姝低头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时间,已经三点多了。
从早上到现在,她都没有吃过一口东西。
刚刚忙着也不觉得,这会儿闲下来,忽然就饿了——
这会儿外面的饭店已经过了饭点儿,蓝姝只能去厂里食堂,看看让食堂大师傅给她做点吃的。
除了她自己之外,临江市机械厂那十几个工人们,也忙的到现在没吃午饭。
于是她到了食堂之后,不忘和食堂大师傅交代一声让他多做点饭。
待会儿等机械厂工人们忙完了,叫过来吃点儿。
食堂的大师傅是朱副厂长找来的,据说之前在国营饭店干过,手艺不错。
得知蓝厂长来吃饭,大厨张师傅做了牛肉面。
面是刚拉好准备晚上用的,牛肉也是新鲜出锅,张师傅给碗里切了好几块儿放到碗里。
蓝姝一碗面下肚,还喝了半碗汤,之前胃里因为太空,轻微痉挛的感觉才终于消失。
吃完饭,张大厨立即从后厨走出来,站在桌边面带笑容的问到,“蓝厂长,您吃好了吗?觉得味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指导改进的地方?”
这种典型的底下员工征求领导意见的情况,让蓝姝微微一怔。
不过很快她就反应过来,自己可不就是领导嘛~!
于是就着张大厨的话,蓝姝来了几句领导式发言。
主要就是问问食堂的日常工作辛不辛苦,需不需要招工增派人手。
至于食堂的盈利情况,蓝姝没有问,这事儿曲秘书知道的会更清楚。
他们卫生纸厂的食堂没有外包出去,食堂大厨和后厨切菜、洗菜、洗碗的人员都是厂里直接开工资。
因此厂里内部食堂,对厂里来说也是有盈利的。
第210章
平时食堂提供丰富多样的早、中、午三餐,厂里职工们想吃什么就打什么饭,每种饭菜价格不同。
开食堂不过是为了方便厂里工人们就近吃饭问题,而且在食堂吃饭比在外面便宜一些。
所以厂里的内部食堂,成了厂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工人们吃饭的地方。
此时被厂长问到,张大厨立即回答。
“蓝厂长您放心,我们食堂这边人手已经够用了,要是真缺人,到时候我就把消息汇报上去,您在看着安排。”
蓝姝点点头。
随后她再次提起市机械厂那边,外来工人们的吃饭情况。
“待会儿你派个人,去七号车间跑一趟,把机械厂的工人们叫过来吃个饭。”
“记得不要收饭票,他们吃多少,报账给财务那边就行了,人家为咱们厂里忙活了大半天,是该请人吃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