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安太善的下巴随着说话的幅度轻轻点动,“你打算怎么样?”
俞亮黑色的眼睛微微转了一轮,他说:“谢谢您,不过我暂时不打算去了。”
安太善没有立刻接话,他露出了微微难过的表情。“真的不想来吗?”他问道,“你跟俞晓旸九段商量过了吗?他的意思怎么样?”
俞亮抿着嘴,他没有直接回答安太善的问题,而是说:“我走进职业圈不过才两年多,虽然去访学也不错,但是接下来的话,还是想多参加一些国内的比赛,保持好自己的竞技状态。李九段的好意,我就心领了。要是以后有机会,我会来的。”
他说罢,朝安太善鞠了一躬。
不再强调,只是嘱托道:
“李九段随时欢迎你。”
“谢谢。”
俞亮冲他颔首,目送他转身离开的背影。
今天是周五,首尔市区的天空难得呈现出一派清淡的蓝色,远看仿佛蒙了层细烟。他走下两级台阶,捡了个位置坐下,遥遥俯瞰着酒店下方的街景。
有什么东西已经结束了,但在它结束的地方,又有什么正在重新开始。已经要到三月底,一切都散发着春天的气息。他缓缓地抬起头,今日的阳光好像也那么温顺,足以让一个刚成年的男孩全心全意地直视它,并且不会被刺痛双眼。一个冬天已经过去,那个结冰的釜山之夜好像也被翻到了下一页。
他捏了捏左拳。
尽管还有一些剩余的东西,从冬天里遗留了下来,但他也逐渐学会了如何在这一切中坚持下来。归根结底,这不难,人总是能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坚强,而生活——尽管有时还是很严酷,可或许也会在那么一天,对你露出美丽的微笑。
“嘿。”一条影子忽然笼住他,“刚刚你跟韩国那领队在谈啥呢?”
俞亮看着远处,甚至没扭头确认来者,他说:“没什么,只是他问我,愿不愿意参加李赫昌的访学团。”
时光拍了拍裤子,在他旁边坐了下来。“李赫昌的?”他的眼睛朝身后喷泉水池边上瞅了瞅,转回脸,“去多久啊?”他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应该起码有个一年半载的吧?”俞亮转头瞧了瞧他。
正午的阳光直射得厉害,照得时光的眼睛都眯成了两道缝。他抬起右手,搭在自己眉骨上,问道:“那你去不去啊?”
俞亮的右眉眉心鼓起来,他说:“当然是不去了。”
“啥?”时光捋了一把被风吹地到处乱飘的额发,“不是吧?你——你该不会是担心国内比赛吧?我觉得不用……”他道,“跟李赫昌在一块挺好的,再说了,韩国这边多少大型围棋比赛啊,不够你练的吗难道?我这两天听小林他们说,韩国棋院的人比个什么LG杯都跟自己家门口吃馄饨似的。要我说,人家要是邀请了,你就去了吧。”
他虽是这样说,两只眼睛却又不住地向俞亮身旁瞥。他的虹膜颜色并不纯黑,较常人来说要更棕一些,被阳光一照,竟如反光的玻璃彩球一般滴溜溜地转闪个不停,仿佛千丝万缕的念头都在里边盘转。
但没人瞧得出他在脑子里盘转些什么,俞亮也瞧不出,他想了一会,只是失笑地说:
“你听他讲。现在参加LG杯、乐天杯之类的赛事,除了种子选手外,不论中日韩都是要参加预选赛的。”
“嗨。”时光换了只手搭在眉骨上,目光在四处游移了好一会,瞧着远处道:“在中国参加预选赛……会更好吗?”
他的话中透着一股很难形容的古怪,仿佛他很在意这件事,却又想装作不在意一样。俞亮思考着他话里的含义。
“会更好吗”,“好”是什么,“更好”又是什么,为什么才会有“好”和“更好”?他安静地向时光”的侧脸张望了一会,对方并没有看他,只是眉头微微地紧皱着,似乎有些纠结。
“什么比赛都没关系,是我自己不想去的。”他收回视线,如实答道。
“……啊?为什么?你不会感到可惜吗?”
时光被他说得一怔。他扭过头,两眼的目光在俞亮的脸上快速掠过。稍后,他紧紧咬了一下下唇的内缘,做了一个近似于要抿住笑一般的表情——也许他确实想笑;不过他忍住了。
不能笑,时光心想。俞亮放弃了一个对他自己有益的好机会,而这明明应该比他会离开自己要更严重才对。倘若自己竟为了这种事而高兴,他的良心上恐怕会过意不去。
“不是比赛的问题。”俞亮看了看他,说道,“师兄的围达G.C,去年刚刚升入围甲。”他顿了顿,“队里现在,有周思远、穆青春,还有沈一朗,比之前是好多了,可是未来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我……”他眯起眼睛,风吹起他前额的发丝,“我定段以后,曾经签过一个职业队。后来,为了从那个队里解约,师兄……师兄他付出了不少。”他微微地皱起眉,“现在,围达也是需要人的时候,我不能丢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