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个合同的背后逻辑她现在看来肯定特别简单,毕竟风亦盼是一个事无巨细的导演,她可能在一些更专业的领域比不上其他主创团队成员,但是在审美、决断和学习态度上,值得整个团队尊敬。
是的,越亭亭也没想到,风亦盼另辟蹊径融入这个团队的方法,就是虚心学习。
作为新晋的天才导演,她日常的言行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大多数时候,她都是边请教边学习,在整个项目筹备进行中,真遇到了一些争执,也没有大张阔斧去更改相关负责人的决定,但她的方式就是跟在负责人后面,一口一个老师叫着,把争执矛盾的内容以请教的方式问到底,最后,还是搞得团队的老师弃械投降。
“年后见,好好休息,盼盼。”
总之,越亭亭对这个项目,依旧充满信心。
第52章
隔天。
昨天会上蔡彩英委婉拒绝的说词也不全是推脱, 今天风亦盼变跟姜伋一同去见了曾亚图,只不过并非是那种秦影秦华的阵营型聚会,而是关于电影《刺青》的看片邀请。
曾亚图工作室所在的剪辑室, 随着字幕出现导演/编辑, 电影总算全部, 风亦盼眉头紧皱,她是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难题。
满怀着激情心情过来,可事实上成片与她的期待差距很大。
可这是前辈特意邀请她过来看片,那要怎么给出反馈呢。
《他的草原》拉片她拉过3次,不管是镜头语言还是故事内涵,每次看都会让她惊艳。
但是今天的片子,她看了一半的时候就觉得索然无味,甚至不出意外的看到了出意外的情节,不过, 最后还是硬逼着自己看下去。
如实说?
那她相当于当着孩子他父母的面诋毁亲生孩子, 而且这作品曾老师既当爹又当妈, 会多难过。
最主要的是, 她其实也还是新人,作为还在学习阶段的新人导演,有些想法意见可能就她自以为是, 反而害了人家怎么办?
语言包装一下?那风亦盼自己心里就过不去,而且这样的电影,她夸它可能想到的修饰词也只有, 好看好看, 再加个卧槽?
这社会学真要命。
想着, 风亦盼还是叹了口气。
曾亚图戴着棒球帽,成片剪辑后, 他看了很多次,所以这次放映他更多在关注这年轻导演的表情:“没事,放心大胆说,我自己知道有些问题。”
这次邀请他们两人过来,一方面自然是确实想认识一下风亦盼,另一方面,作为已经成名的导演,其实他和其他导演交流机会并不多。
在成名之前,为拍摄曾亚图在草原待了快五年,成名之后,就被推着拍摄《刺青》,本就没认识多少同行,作为秦影青年导演的领头人,同曾亚图一代的导演,他暂时有点扯不下脸皮去请教。
风亦盼看了看她的前辈,又看向旁边空荡荡的位置,姜伋这个中间人刚刚一碰头就眯着眼睛说在附近有点事,就走人了,搞得她现在就像在摇曳的小舟在激流中漂泊。
最旁边剪辑师曾晨倒是看出了风亦盼的窘迫,鼓励道:“没事,风导,你说你自己的想法就好,老曾和我矛盾多的去了,但一直都是直来直去,刚好这次成片剪辑上,我们两个就有不少相左的意见,或许你的意见能让我们有新的思路。”
曾晨与曾亚图是堂兄弟,作为《他的草原》剪辑,他成名更早,在这之前就拿过不少剪辑大奖。
风亦盼想了想,也没在犹豫,她很感激曾老师很早之前对于天师的转发分享,之前有时间州信聊起他们的片单也有很多共鸣,更珍惜他专门邀请她过来看片。
或许就是因为太在意,才比往常怯懦多了。
可她其实不应该去想社会学关系,而是去信任曾亚图邀请她过来看片,并愿意接收评价的决定。
拿定主意,风亦盼略微坐直身体:“那我就直言了,就作为观众的角度来说,我会觉得这部电影有很多问题。”
“第一个是讲故事的问题,电影核心是想讲一堆普通人的不普通故事?可在我判断力这只是一批毫无文笔的散文。说实话,我相信把这些主演们坐在一起吃饭拍个纪录片可能都比这个电影来的让人有欲望看下去,这是西斯克尔测试告诉我的。”
“第二个是人设处理,刚开始看到姜伋的时候,我以为他所饰演的角色是孤独,叛逆,浪漫,可也是一个为鸡毛蒜皮而生活的普通人,可这些印象融入到琐碎矫情的人生台词里,就只觉得这是个喝花露水的伪文青,或者说,这让我都不知道姜伋是为了饰演伪文青,还是因为演技不好?他整个人都让人觉得很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