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别的,总该考虑考虑他千辛万苦盼来的嫡子吧?
这么想着,景舒很快就放松了,并且若无其事地开始忙碌自己的事。
朱瞻基回来,见那本诗集被收纳好端端地放着,心中的怀疑也放下了些。
若是心虚的人,定然会想方设法毁掉让她有危机感的东西!
也许,那水痕,只不过是她喝茶时不小心滴上去的?
周氏帮景舒安抚好夏家后,特进宫来和她复命:“王夫人倒是个淡定的,家都被抄了,她还不哭不闹的,你说,这是不是就叫做大家风范。”
毕竟,抄家在大家眼中,已经算是灭门之祸了。
景舒点点头:“一品夫人,自然是不同的了。”
周氏赞成,随后又说起家事:“前几日你舅母给我们家来了信,说你表妹和她夫家闹了起来,因为嫁妆的事情。”
“她公公是个要强的,想把控她的嫁妆,你表妹呢,也是个不好说话的,逼急了直接就带着嫁妆回娘家去了,现在周围邻居都说你表妹不贤呢。”
从古至宋,嫁妆都是女子的私有物,可到了元朝的时候,女子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嫁妆无论是离婚还是丧偶后改嫁,都无法合法地从夫家带走自己陪嫁过去的嫁妆财物了。
到了明朝,女性对于嫁妆的支配权几乎为零,嫁妆支配权基本是在公爹夫家的手上。
而清朝,女性可以对自己陪嫁金银拥有支配权,但是田产铺面还是得归夫家所有和支配。
看着是比明朝好,可是在清朝,是不允许汉人女子和离和寡妇改嫁的……
所以,女性地位的衰败,属实是从元朝开始的,毕竟在宋朝时,女子还可以继承娘家遗产……
而在元朝及之后,只要家族没有儿子,那便算是绝户了。
景舒是瞧不上这种规定的,她放下手中的茶盏,笑道:“我是支持表妹的,嫁妆关夫家何事?就得在自己手里拿着才是应该的。”
毕竟规定是规定,有脸面的人家依旧不会去用媳妇的嫁妆。
“还是你表妹自找的。”周氏叹了口气:“早就同她说过了,刘家是下九流,不能嫁,她就是不听,让她趁没有孩子和离她又不肯。”
“不过她丈夫还是对她好的,一直在家和他爹周旋,让他爹不要去拿你表妹的嫁妆。”
明朝女子是可以和离改嫁的,但因为封建礼教开始鼓励女子守洁,所以一般情况下也是不会和离的,和离也不好再嫁。
可周家有胡家这门表亲,那便又不一样了,挑个条件好的鳏夫,还是容易。
景舒没有说话,谈恋爱是诗和远方,结婚以后就是一地的鸡毛,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
她在现代有个同事,嫁了五回,每回结婚前就是:我男朋友可好了,我感觉自己遇到了真爱。
结婚后就变成了:他变了,他怎么怎么样,他家人又怎么怎么样……
还有个男同事,也离婚三次,头一次嫌弃原配生完孩子身材走样,看上了更年轻漂亮的。
可那个年轻漂亮的费钱,每月把他的工资都花光光,时间长了他受不了,所以就又离了。
第三次倒是遇到个长相不错,又节俭的,他以为遇到了真爱,谁知道结婚后才发现那女的以前玩儿的可花了,孩子都打了三四个……
可见,并不是换个人,生活中那些烂事就不会存在了。
表妹是个聪明人,不逆来顺受,知道为命运抗争的同时,又不会一杆子把路给堵死。
希望她一切顺利吧!
待周氏走后,景舒突然想起孙氏,不知道她在道观里怎么样了,有没有好好修道啊?
还有,自己的猪油拌饭有没有效果,孙氏到底胖了没?
蕊初一直都让人盯着呢,就是等着太孙妃一开口,她便能答上。
“那儿的师太说,孙嫔每日只肯吃半碗饭便不吃了,任她如何逼迫,她都会把饭给吐出来,所以……”
孙氏没有如她所愿胖起来,还依然很苗条、漂亮。
第64章 是个狠人
景舒:“……”
是个狠人!
蕊初觉得,自己如今在太孙妃身边待着,以后就只能是太孙妃的人了,既然如此,自己是不是得做点什么表忠心呢?
她想了想后,轻声道:“太孙妃,孙氏所图不小,且又有毅力,臣恐春风吹又生啊,臣同那师太还算是熟悉,不如,臣去把事做绝……”
像这种狠人,你不把她拍死,她是断然不会甘休的。
景舒倒是想,可想了想还是道:“算了吧,若是你被查出来肯定要抵命,我可舍不得你。”
其实,她是觉得,自己如今在宫里的形象非常好,起码上到皇帝,下到宫女太监都觉得自己是个善良贤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