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名叫吴新雨,新雨,春日的第一场雨,她父亲还是个读书人呢,你只管听这名字,便知道她是个不受爹娘重视的。”
“她进东宫侍候也这么久了,她家里也知道女儿不受宠,便除了需要女儿帮忙会托人捎话以外,其余时候可是从不记得有个女儿。”
“就是个宫女,人家外头还有爹娘为她们盘算呢,我就同你说实话吧,我就是故意没有给吴氏加月例的。”
“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怕你心里不畅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关照了,让瞻基其他的女人起了什么坏心眼。
还不如就这么淡淡的,也许她还能把孩子平平安安地生下来?”
太子妃这通话说出口,景舒才明白她的一番苦心,忙道:“是儿媳考虑不周了,没有想到这些。”
是啊,宫斗宫斗,斗的不就是子嗣和恩宠吗?
“这不怪你,你还年轻。”太子妃安慰道:“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太过冷淡也不是个事儿,传出去对你的名声也不好,月例还得加。”
“但咱们得看着吴氏,不然要是有个万一,影响的,还是你的贤名,外头那些人可不会管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只会说,你这个太孙妃肚量小,容不下人。”
景舒听着,只觉得正妻实在是难当,怎么做什么都有人盯着,还不如当个什么都不用管的宠妾呢。
奉天殿。
朱棣躺在软榻上,翘着二郎腿,状似不经意地问道:“你二叔,给我那重孙,送的什么礼啊?”
朱瞻基坐在软榻上的地上,笑道:“二叔给的礼可重了,是用金子打的十二副平安锁。”
他爹太子爷看到那金灿灿的平安锁,差点没把嘴巴笑烂。
“俗气。”
朱棣嘴上是这么说,脸上却露出了满意的笑脸,儿子们兄弟和谐,他才能安心地下地狱。
他想了想,又道:“不过这礼,怕是你爹很喜欢吧?”
对于这个大儿子,他是既满意,又有些瞧不上,总觉得他没有大局观,只是一味的仁厚。
朱瞻基笑嘻嘻地道:“知爹者,爷爷也。”
“行了,别给我嬉皮笑脸的。”朱棣话题一转,一本正经地忽悠道。
“给你说个事,等我那重孙满周岁了以后,就给我送来,我帮你们带着,你和孙媳妇也好趁着空闲,再生上几个。”
大明未来的继承人,还是得他亲自培养的才能放心。
朱瞻基连忙道:“爷爷,我们忙的过来,不用您帮忙带,有奶娘呢。”
他的儿子,他想自己教。
朱棣仿佛没听见一样,只管自顾自地道:“你们闲了,可以来看孩子。”
“爷爷,我们每天都很闲。”朱瞻基连忙道:“绝对可以看好孩子,不用爷爷您操心。”
朱棣看孙子这样,他天生的反骨又被挑了起来:“行了,你回去吧,满周岁的时候我去接人。”
这世界上,就没他办不成的事儿。
“爷爷……”
小朱还要再说,却被自家爷爷认真的眼眸唬住了,连忙闭嘴退了出去。
出了奉天殿,他差点没给自己两耳光,要是早知道爷爷打的是这个算盘,他就不来了。
这回去怎么给媳妇交代?
朱瞻基回去的时候,景舒正拿一只布老虎逗儿子玩。
她就穿了一身白色的寝衣,满头如瀑布的黑发有些微微湿润,瞧着是刚刚梳洗过的。
见他回来,景舒脸上扬起了抹温和的笑意:“殿下回来了,您瞧,这孩子,大眼睛骨碌碌地转,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朱瞻基走到婴儿床旁边,看儿子的眼光仿佛要揉的出水来。
可想起爷爷的话,他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景舒察觉到他的异样,却以为他是为了外头的事操心,所以根本没有往心里去,只一个劲儿地逗儿子。
待小朋友睡着了,两口子回到内室的时候,朱瞻基才磨磨蹭蹭地把事情说了,还不忘安慰道。
“我小时候也是在爷爷身边长大的,咱们又都住在宫里,肯定能时常见到,善祥啊,爷爷年纪大了,他是疼爱锦儿,才会……”
他搓搓手,看景舒的眼神很是不安,更多的是愧疚。
景舒沉默了一会儿,说不生气难过是假的。
天底下,有那个母亲愿意把孩子给别人养?
可朱棣是皇帝,还是个颇为残暴却又有作为的皇帝,若是孩子养在这样的帝王身边,受教几年。
那将来……
景舒想清楚后,便勉强笑道:“殿下说的对,反正都在宫里头,咱们有时间去瞧儿子就是了。”
(我阳了,拥有宝娟嗓子,还有浑身酸痛的肉,还买不到布洛芬,好惨好惨好惨……)
第38章 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