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一到,皇家学院里的小萝卜头们就回来了,靳玉泽两个弟弟靳玉川十三岁,靳玉轩十岁,妹妹靳玉歌七岁,还有几个大臣家给靳玉川,靳玉轩和靳玉歌当伴读的小公子,小小姐,椒房殿里一下子就热闹了。
第31章 到达
靳玉川和靳玉轩是皇后所出,靳玉歌是贵妃娘娘所出。
贵妃娘娘的大儿子靳玉安只比靳玉泽小几个月,五岁的时候就送去了昆仑山,走时不哭也不闹,沉着稳重,直接跟外祖父走了。
贵妃娘娘虽有不舍,但还是知道必须把他送回昆仑山,他是昆仑山后人,将来要继承昆仑山的。
本来靳玉歌五岁时也要被带走的,但是皇帝和皇后娘娘一起恳求师父,说皇宫里都是一群小子,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公主,希望她能在皇宫里长大。
师父问自己女儿的意思,贵妃娘娘目露希冀地说:“安儿已经回了昆仑山,我好久都见不到他,就让歌儿留在我的身边吧。”
师父答应了,就没有把靳玉歌带走。
皇后一脸无奈地让宫女领着几个孩子去洗漱,转头对靳玉泽温婉地说:“有这几个孩子在母后身边,热热闹闹的,母后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这几个孩子的课业都很好,连你父皇都夸奖呢!”
“朕夸奖什么了?”皇帝迈着龙行虎步走了进来。
一群人赶紧跪地行礼。皇帝一手拉起皇后,一手拉起贵妃,到餐桌前坐下。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了一顿丰盛的午膳,期间,靳玉川和靳玉轩缠着靳玉泽给他们讲边关的故事,靳玉泽讲得绘声绘色,听得靳玉川非要跟着他去边关认识一下和自己同龄的薛恩,皇后几人哭笑不得。
午膳过后,靳玉泽辞别皇上皇后和贵妃娘娘回了东宫。
小路子一看见自家太子回来了,急忙端来茶水。
金玉泽喝了一杯茶,对小路子说:“你照着去年军服颜色,再去购置一万匹粗布,一万匹细棉布,准备好车辆,本宫走的时候要带走。”
小路子听了,不敢耽搁,赶紧下去安排。
到了晚上,皇帝又把靳玉泽叫到御书房,递给他一个十万兵马的兵符,写了一道密旨,密旨里说这十万兵马归靳玉泽全权调动。
靳玉泽仔细地把它们收好,谢过皇帝,正要出去,皇帝叫住他,问他什么时候走?靳雨泽说,三日后出发,皇帝点点头,打发他出去了。
第二天一早,靳玉泽又去了一趟镇国公府,见了老太君和几位夫人,把边疆的一些情况讲给几人听,又讲了一些关于薛之恩的事,薛之恩的母亲林氏听了一脸的骄傲,其他人也是。
靳玉泽走后,老太君带着家里人开了祠堂,给列祖列宗上炷香,希望他们能够保佑薛凤鸣和薛之恩在边关一切安好。
三日时间很快就到,小路子准备的布匹已经装车,天一亮,靳玉泽和暗卫们装成镖师,推着带有福威镖局标志的车子出发了。
转眼已到四月半,天也越来越热了。薛之恩种的一些小青菜已经开始食用了,那绿油油脆生生的颜色真讨人喜欢。除了司农那几个人,士兵们也时不时挑着担去浇水,就希望能够早日吃上这些翠绿的蔬菜。
半月前薛之恩接到靳玉泽的飞鸽传书,已知道皇帝同意了合作,就于当天夜里让除了暗三和十三,其余暗卫悄悄的把图漫送回蛮都。
这半个月图格让人又来骚扰过几次,都被薛之恩给打回去了,一点便宜没占到,气得他又摔了一地的瓷器。
墨也来过两次,但因为薛之恩本身武艺高强,又有暗三和十三,始终没有得手,薛之恩也没有抓到墨。
这天中午,几人正坐在帐里聊天,薛之恩给小雪貂喂小鱼干。突然听见外面传来骚动,以为是又有敌袭,季杰第一个跳起来,拿起他的刀就往外走,其他人也赶紧跟上。
走到外面一看,来的是一队镖师,镖师们推着一辆又一辆装满布匹的车子正往营门口走来,走近了,定睛一看,原来是靳雨泽和他的暗卫们。
几人赶忙上前,把靳玉泽团团围住。季杰摸了摸车上的布匹说:“原来泽哥,你是去弄布匹去了,早说嘛,我还以为京城发生了什么大事。”
靳玉泽点点头,跟季杰说:“小杰,你和这些人一起把这些布匹送到军服营去,细棉布做中衣,粗布做外衣,每人做两套,现在天热了,希望他们尽快赶出来。”
季杰连忙回是,领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去往军服营。
薛之恩来到靳玉泽面前,笑笑说:“泽哥,一路辛苦了,先到帐中去洗漱一下,休息一会儿,吃饭时我去叫你。”
靳玉泽一个多月没见到自己的小姑娘了,一点也不想离开她身边,又看到自己一身的风尘仆仆,好吧,他先去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