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乎各家各户都有那么一两个人在工厂工作。
没错,薛之恩和桑梓利用自己的知识配合时代的潮流在三个国家开设了许多的工厂。
各种食品加工厂,制糖的,酿酒的,糕点的,酱油,醋等当然,她还偷渡来一些辣椒的种子其它调味料的种子。这些东西虽然这个时代没有,但这些都是小东西,应该无伤大雅,就说山里捡的,嘿嘿!所以也有了辣椒酱。辣椒的问世,给了人们全新的体验,饭店酒馆一时爆满,有时排队甚至都能排一个时辰开外。
还有织造坊,染布坊,服装加工厂,床单被罩加工厂等一系列产业链。说到这,特别提一下被罩,在这个时代,人们都是直接缝成被子盖了几天,拆了洗了再重新缝,十分麻烦,自从有了被罩拆洗,方便受到了各个阶层人士的欢迎。
她们改进了原有的瓷器烧制方法,使烧制好的瓷器更加精致,美观,细腻。
薛之恩和桑梓在做维和的时候,去过各个国家的农村,他们把容易建成又结实保暖的普通民房房屋构架画出图纸,让她的建筑队员们利用砖混结构为百姓建造普通民房,搭建的时候直接把火墙留出来,把炕盘好了。当然,水泥的价格也非常亲民。总之,自从有了水泥,百姓的居住条件也直线上升。
最有意思的是,薛之恩和靳玉泽还捣鼓出了自行车。虽然是简易版,而且还没有轮胎,但是对于百姓来说,这就是绝对的奢侈品了。因为现在靳元全国各地道路都十分平整,都是铺设的水泥路,骑起来也不算特别颠簸。
自从自行车问世,走到哪都能看到有人在水泥路上东摔一跤,西摔一跤的名场面,简直不要太有趣。
自行车的价格虽然不低,但还是在普通百姓能接受的范围内,贵族官绅们还是坐马车的比较多。靳玉泽学会骑自行车以后,都是让薛之恩坐在他的车后座,脚蹬得流出残影,别提多得瑟了。
薛之恩关注到靳元百姓们的吃穿住行,百姓们个个生活富足,带动整个社会风气也好了不少,各地的犯罪率都少的可怜,加上对犯罪分子劳动改造的制度,平时有些蝇营狗苟想法的小人也都老实多了,他们可不敢去触皇帝的霉头。
靳元上下一片和谐,蛮族和南疆也不遑多让,他们见到薛之恩的自行车,也都是一脸羡慕,但是他们也知道,这种车子在崎岖的道路上是行不通的,现在都在努力的铺设自己国家的路面,希望能够尽早骑上自行车。
薛之恩对南疆自然没有对晋源和蛮族熟悉,但是由于一个郡的封地的缘故,薛之恩也没有厚此薄彼,更何况还有一个五王爷东方卓两只眼睛死死盯着她,只要她有啥动作,东方卓总是会插一脚,整得薛之恩一看见他就想躲。
薛之恩和靳玉泽的婚事已经拖了三年,够久了。皇后也已经从侧面催了好多次,终于在薛之恩过完十八岁生辰的时候,答应了与靳玉泽成婚。
所有的东西都在这三年里准备的妥妥的了,薛之恩既然已答应成婚,皇帝就直接找到楚渃渊,让他推算个吉日。
这是楚渃渊的强项,只见他丢下自己正在刻的阵盘,掐指一算,一盏茶时间不到,就给出了一个日子,三月初十是吉日,宜订婚结婚。
皇帝乐坏了,拿着楚渃渊给他的时间,急匆匆地回宫传旨,都忘了跟楚渃渊道别,楚渃渊只是笑笑摇摇头,又接着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薛之恩和靳玉泽要成婚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飞往蛮族和南疆。
由于三婶娘即将临盆,三叔薛凤峤并未赶回,差人送来了很多礼物,说是等三婶娘生完之后带她和孩子一起回来,希望薛之恩不要生气。
薛之恩怎么可能会生气?他写信安慰薛凤峤,让他好好照顾三婶娘,祝愿他们的孩子顺利出生。
图漫带着桑梓和整个蛮族百姓的祝福,拉着几十车的嫁妆,浩浩荡荡前来参加婚礼,彼时,桑梓的肚子已经有六个月大,图漫不想让她来,怕她在路上出点什么事,她不依,坚决要来,图漫没办法,一路像护眼珠子似的护着她,总算有惊无险地到达了靳元皇城。
南疆王没有亲自前来,依然是派东方卓前来参加婚礼。东方卓也不约而同地带来了几十车嫁妆。用南疆王的话说:“自家的公主,绝对不能受委屈,我们的亲妹妹什么规格也得给她按什么规格。至少不能比图漫那边少,咱丢不起那个人。”
这次来参加婚礼的,除了这两个国家以外,竟然还有一些远处的小国家,每个小国家都送来不同程度的贺礼,自然是有交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