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河!你又想干什么?离我们家清清远一点!”杨氏挥着锄头吓唬。
才认识那会儿,张大河给她留下的印象特别糟糕,任他怎么讨好,都扳不回来。
路清拍了拍手,“娘,算了,他想受虐就让他受吧,咱们歇会儿。大山,歇歇气。”
路清说着,还真就到一旁歇气去了。
张大河拿着锄头,进退两难。
他都来帮忙了,不应该大家一块儿干吗?
路清冲他喊道:“张大河,锄头给你了,你倒是快挖呀。”
“好好好,这就挖。清清,能帮你家干活,是我的荣幸。”
张大河朝手上吐了吐口水,搓匀了,捏起锄头开挖。
动作有些笨拙,但还勉强能过的去。
他应该很少干这样的活。
路清坐在地坎边,交叉着双脚,眼睛越过张大河,看向那边飞驰而来的妇人。
在张大河看来,路清就是在看他,他嘿嘿一笑,心头涌上蜜来。
“臭小子,你皮子又痒了是吧?自家的活不做,跑来当帮工!”周氏一上来,就揪着张大河的耳朵。
“娘,你怎么来了?快放手,疼……”
“老娘怎么来了?老娘不来的话,你都要被人吃干抹净了!”周氏一边说,一边瞪着路清。
上次,在路家门口,路清跟她说的那番话,回去以后,她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劲。
可又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对劲。
反正,总感觉是被那丫头忽悠了,忽悠得她们一群人都信了。
“路清,你个妖女,不许再忽悠我儿子替你干活,否则别怪老娘对你不客气!”周氏咬牙切齿。
自家地里还有活,儿子却跑来给人干活,这不是叫人笑掉大牙么?
“大娘,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忽悠他了?是你儿子自己跑过来抢我锄头,要帮我干的。
你赶紧把他领回去教育好,可别再来烦我了。”路清上前,抢过张大河手里的锄头。
“用不着你教!”周氏提着张大河的耳朵就走,一边走一边念着,“好你个张大河!看老娘回去怎么收拾你!”
“哎呀,娘,放手放手!清清,清清,我还会再回来的……”
“你可别再来了!”
“清清,你是担心我来了会被打吗?我就知道你心里有我,清清,知道这个消息,我真是太高兴了……”
周氏一竹条打在他腿上,“高兴,老娘让你高兴!”
母子俩吵着架走了。
路清抹了一把冷汗,奶奶个熊,这个神经,又犯病了!
张大河走了,路清几人继续挖地。
虽说一人名下是半亩,她家应该就是两亩,可实际上,这地也就一亩半左右的样子。
都是奇形怪状,东一块西一块的,很难测量出实际的。
路清再次体会到,若真在地里刨食,少不得是要饿肚子的。
好在她有空间在手,等到明年秋收,她的瓜子,应该能囤下不少。
第119章 听话就老地方见
由于地不算大,而土壤又比较松散,好挖。一家三个劳动力,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将小麦全种了下去。
一时间,家里又没有什么活了。
杨氏开始做起衣服来。
温度虽没有完全降下来,可已然能感觉到北风来袭。
十月中旬,一场寒雨下来,冬天便到了。
地里没活的人家,都窝在家里。
路清除了捣鼓空间的那些东西,还练笛子,倒也不无聊。
杨氏不分白天黑夜,总算给一家人都做了棉衣。
仅一套是不够的,还有马甲、棉裤、鞋子等要做,这样才能应对寒冷的冬天。
路清搭好了鸡舍,去县里买了小鸡仔回来养着。
还有一小间柴房。
她叫了路山一起进山,砍了许多柴背回去,每放一次柴,她都会连着空间的一起丢出来。
囤好了物资,就在家准备猫冬。
这天,一家人都聚在杨氏的房间,看她做衣服。
忽然听到顾西风的声音。
“药来了。”路清连忙跑出去。
可顾西风手上空荡荡的,“路清,有人找。”说完转身回去了。
院子外站着一个身形清瘦,穿着单薄的姑娘。
“白姐姐!你怎么来了?快进屋。”
“我就不进去了。”白若水将手上的篮子递给路清,“这个给你,这是我自己种的番薯,才挖出来的。”
白若水是本地居民,地里种得有作物,不同于后头逃荒来的,只有荒废的地。
“番薯?”路清一脸惊喜地接过,“我最喜欢吃这个了,谢谢你白姐姐。”
“喜欢就好。”白若水大方地笑着。
“你等一下,我给你腾篮子。”路清将番薯倒在厨房,又从空间拿出收割的芋头装了半篮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