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公子,想不起来就不必想了,您现在不宜思虑过重,给您的药一定要按时服下,这样到了解蛊那日,您的身体才能撑得住。”
长孙奕璟对着封嫣然点点头,“有劳王妃了。”
他们都告诉长孙奕璟,他现在的模样太过吓人,所以不能去见长孙家的其他人。
所以长孙奕璟此时是想活下来的,对封嫣然的医嘱也十分遵守。
封嫣然用了半天的时间,将那墓中的兵书重新誊写了一遍,换成了他们现在常用的字体,这样顾靖安看起来会容易些。
至于那些涉及机关术的竹简,封嫣然看了两日,跃跃欲试,就在王府里收拾了一间木工房出来。
至于她的炭窑,封嫣然现在是没心思去找山头了,让管事的儿子出去找,若是有价钱合适的再来告诉她。
炼蛊至少还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封嫣然除了偶尔去看看长孙奕璟的情况,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木工房里。
她感兴趣的东西都喜欢自己动手来做,所以拒绝了顾靖安要给她找木匠的建议。
顾靖安偶尔会去陪长孙奕璟说说话,大部分时间则是跟着封嫣然,帮她锯锯木条,打磨木料,做一些粗活。
这日,顾靖安一边打磨着木板,一边和封嫣然说起了北宥的事。
“当年北宥大军输给了奕璟,估计那时候起就存了陷害奕璟的心思。奕璟出事后没多久,北宥立刻率兵攻打南夏边城,当时还以为是他们听到了风声,现在看来,十有八九是他们安排好的。”
那一次北宥大军来势汹汹,南夏守城军被打得猝不及防。
南夏节节败退,北宥士气大振,竟一举攻破了南夏的边城,占领了边境的一座城池。
对抗北宥的战事一向由长孙奕璟负责,那次因为长孙奕璟出了事,顾靖安临危受命,率兵远征。
顾靖安的大军赶到后,不止驱除了北宥士兵,还反过来攻下了北宥的三座城池。
南夏大军攻打至北宥咸阴城,北宥无力扭转乾坤,只好签下降书,承诺每年向南夏缴纳贡品。
自此,咸阴山以南的城池皆归南夏所有。
想起这事,封嫣然也觉得有些骄傲。
“我记得,当时那场仗是夫君胜了。”
只要是有关顾靖安的战事,封嫣然都记得。
以前她能见到顾靖安的机会不多,去看军队游街,就是个能近距离见到顾靖安的好机会。
那时的封嫣然,最喜欢顾靖安在马背上意气风发的模样。
所以每次顾靖安打了胜仗回来,她都会跑到都城里,看他率兵凯旋归来的样子。
当年是他第一次攻打北宥,顾靖安不止反败为胜,还扩大了南夏的疆土,赢得格外漂亮,封嫣然记得特别清楚。
听着封嫣然说话的语气,顾靖安看向她,觉得此刻的封嫣然,眼里似乎闪着一种别样的光。
封嫣然问道:“夫君,你说臻儿这次下墓,会不会又是北宥那边指使的?”
顾靖安也是觉得有这个可能,可是他又有点想不明白,“他们怎么会知道墓里有什么呢?”
臻儿说,她是北宥国师的义女,之前栽赃灾祸也是国师指使的。
思及此,封嫣然又问道:“夫君可知道,北宥的国师是什么样的人?”
能用活人炼蛊,必定是个阴毒之人,可封嫣然对此人是闻所未闻。
顾靖安摇摇头,他也是不曾听过这北宥国师是何许人也。
第228章 你看你现在这窝囊的样子
东宫的妃嫔,除去太子妃贺兰芷,其他人的膳食中皆是加了避子汤的。
顾承善的妃嫔姬妾众多,身份低的没有生孩子的必要。
而出身好的,也多是为了巩固势力才收进东宫,在政局未明朗前,顾承善不希望孩子会成为他拔出异己的顾虑。
贺兰芷的孩子,顾承善倒是愿意要,可惜这女人身体不行,根本生不出来。
这段时间,最合顾承善心意的便是林如悦。
而且顾承善和林家是表亲,林知礼不会背叛他,对于林知礼的女儿,他自然也不会有太多顾虑。
所以顾承善便让去掉了林如悦膳食中的避子汤。
见林如悦怀上了,还没有子嗣的顾承善,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一些当父亲的喜悦。
听太医说林如悦的胎不稳,顾承善让人都小心伺候着,有时候更是他自己亲力亲为,照顾着林如悦。
见顾承善这般用心地照顾自己,林如悦是该高兴的。
可偏偏娘亲死得那么蹊跷,她越想越觉得这事和顾承善有关系。
自她那日昏死过去后,杨雪薇被顾承善禁了足。
林如悦左思右想,趁着顾承善上朝还未回来,主动去找了杨雪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