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里除了坐人,啥也没放,所以,小家伙磕不坏。
李国华和李清晚看着一个人自嗨的小点点,脸上都洋溢着笑意。
李国华眼底下全是慈爱,看着他从这边爬到那边,又从那边爬到这里。他尝试了多次,都揪不到毛毛,便改为拍。
一会拍拍这里的毛毛,一会拍拍那边的。
有父亲看着,李清晚也放心些。
她转头挑开车帘一丝丝缝隙,看着外面的不高的山,和平原。
问李国华“父亲,外面这些都开荒种上粮食了吗?”
“不曾,这一片都还没有。”李国华顺着李清晚的视线看去。摇了摇头说道。
“但是也快了,估计明年就能开荒了。别急”李国华以为李清晚着急开荒种粮,于是安慰道。
“嗯,我不急,要是可以的话山上就先不开荒了。只开这相对平原一些的。山上可以种些松树。”李清晚沉吟片刻说道。
北疆光开荒种粮还不够,最好能种些树在山上,这样至少能尽力保持生态平衡。
第235章 人和动物同存
万一以后有类似北燕的风雪,那山上的树林也算是给动物一个躲避的地方。
人和动物同存!
李清晚看着山上光秃秃的山,心里想道。但种什么树呢,她沉思着,忽然眼前一亮,有了,松树!松树好!
而且种松树不仅四季常青,还能结松子,她记得前世有一个队友,是北方人,她家就有成片的松林,大概一百多亩的松林。
她每次秋天都请假回去帮忙打松子,回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些给大家尝。
还真别说,那松香味,好香!是她吃过最好吃的松子,没有开口的,她说开口的就没有那种油松香味了。
所以,她明年要是在北疆,她就让林司安排些人撒上松子,让山上多长些松树。
以后就有机会吃上松子了。
李清晚正想着怎样经营这北疆地盘发展得更好,外面传来绿叶的声音“王妃我们到北疆城了。”
“这么快?”李清晚被打断了思绪,从思考中回过神来。
原来她不知不觉想了这么久?
她挑开车帘看了看外面,他们现在正慢慢的进入北疆城门,外面的官道上人比较稀少。
都是三三两两的人匆匆忙忙的来回,或者偶尔有几辆马车出入。
城门口上有一个大牌匾‘北疆城北门’大字,苍劲有力!
“这北疆城修整过了,修得还不错。”顾清辞也看向城门口,称赞道。
去年在北疆时,他看到的城并不是砖砌的,而是木头做的。
简陋而破败,那时他一心怎么打西周,打北燕,管理城池的事,他没心神管。
而林司一年左右就做到这样,他心里越来越佩服他!
“这城算是他一手建起来的,看得出来他用了不少心血。”李清晚看了看也说道。
她以前好像没有来过,所以她没有什么印象。
“嗯,他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顾清辞眼眸的暗光一闪而过。
从那个地方来的人,是不是都是这么厉害和聪明?
正在顾清辞考思之际,马车缓缓的进了城门,城里,宽阔的街道,干净而整齐。
街道两边还种着白桦树,或者松树,整条街道一眼望不到边。
街道两边的房屋,盖得一模一样,都是二层高的小楼,小楼的两边都挂着红红的灯笼,在茫茫白雪中看着又耀眼又漂亮!
外墙用石头彻起来的,屋顶用草盖着厚厚一层。
此时的屋顶有的地方盖着厚厚的雪,有的地方被人铲过了,但上面还是有一层深浅不一的薄雪。
透过那薄薄的雪,李清晚依稀看到加盖了一层防水布。防风又防雪,就算下冰雹,也不会像瓦一样碎掉。
要是被雪压塌了,也会不像瓦那样砸死人,还有这墙用的石头,也很妙很绝!
石头盖房子又坚固,又耐用,不怕风沙,如果用木材,那得砍多少树啊!
木材用时间长了会老化,会腐烂,到时又要重修房子,这石子如果没有什么天灾人祸,可以一直住人!
“这设计,和想法,当真想得周到!”李清晚心服口服的说道。
“这林司是有些本事。”顾清辞看了李清晚一眼,酸溜溜说道。
街上没几个人,十月份了,这是最一年中最冷的几个月之一,大家都呆在家里。
现在生活富裕了,只要是有手有脚,肯动手的人,都不至于流浪街头。
街道地面也是用石头铺彻而成,又平又整齐。李清晚暗暗感叹,古代的人真是能人匠心啊。做的东西又 好看又美观!
李清晚几人一路慢慢的穿过街道,一边看着外面的街景,不知不觉到了城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