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要准备节目。”
李思雯就是个小八卦精,莫依然看看表,过了六分钟了。
一般周三晚上坐班的美术老师会在放学前二十分钟回去拿包,美术功能室离高一教学楼比较远,所以美术老师不出意外会把包提前放在和她关系好的语文老师办公室。
语文办公室距离教室两层楼的距离。
也就是说,美术老师喝口水,整理包再回教室,六七分钟足够了。
莫依然头都没抬,提醒还在小嘴叭叭的李思雯:“老师快来了啊,你别说话了。”
李思雯刚把嘴巴闭上,转回去看书,美术老师踏着轻巧的高跟鞋,拎着包进来了。
老师很满意教室里的安静,于是找隔壁班值日老师聊天去了。
李思雯趴着给莫依然竖了一个大拇指。
莫依然轻轻笑,笑出一对小小的梨涡。
第二天,班主任果然在英语课快下课的时候讲了学校的新年晚会在征集节目,高一要送十个节目,因此并不是每个班都能入选。
但时间还是充裕的,鼓励大家踊跃报名。
莫依然兴致缺缺,手上的水性笔不停,正将刚刚最后一个介宾结构抄到笔记本上。
一旁的李思雯倒是兴致高昂的样子,但莫依然知道李思雯不过是爱凑热闹,真要准备节目第一个拒绝的一定是她。
莫依然感觉到旁边有人在推自己,头都没抬就知道是李思雯:“怎么啦?”
“我听说今年主持人会从高一里面选两个,不知道会选7班的何悦还是1班的江果儿?”
莫依然把英语笔记本合上,慢慢说:“我记得,覃霓学姐入学之后,大大小小的晚会都是她主持的。”
覃霓,从莫依然上初中起就一直如雷贯耳的名字,成绩优异,文采斐然,多才多艺,大方美丽。
覃霓初中在外国语,高中却没进外国语高中部,来了北丰。传言是校长亲自去覃霓家里劝说覃家爸妈,给出了许多优惠条件,才将覃霓收进北高。
只是高二教学楼和高一教学楼离得太远,入学之后莫依然只见过张贴在公告栏的照片,还没见过真人。
李思雯越发来劲了:“今年不一样,今年主持人有六个,男生三个,女生三个。覃霓学姐是已经定好的,可是还有两个呢,高一高二各选一个。”
莫依然也不了解以前的新年晚会,只好说:“那江果儿吧。她经常参加演讲比赛来着。”
李思雯托着脑袋:“也是,江果儿从小口条就顺,我吵架都吵不过她。”
莫依然想起小学时她们俩斗嘴,不禁笑出了声,于是换来李思雯一顿挠痒痒,直到莫依然喘不过气才停。
这是李思雯能获得巨大成就感的事情之一,因为莫依然浑身都是痒痒肉,从小就怕痒,李思雯自诩是拿捏着莫依然软肋的第一人。
距离报节目还剩下不到一周,所以班主任利用班会让有准备的同学依次表演了一遍。
升入高中大部分同学都对表演节目敬而远之,因此节目也只有吴映拉着另外两个女生的舞蹈和班主任委托文艺委员排的诗朗诵。
莫依然利用他们表演的时间终于把之前累下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好了,顺便还与李思雯商量了新年晚会那天带什么零食来学校,只等着到时候教室灯一关,电视一开,老师一走,在教室开启嚣张美妙的零食之夜。
第4章
2012年12月
莫依然和物理课代表跟着班主任朱老师走进办公室,老师笑眯眯地招呼他们:“过来吧。”
瞥见朱老师手上拿着两张米黄色纸质票据,莫依然-心里咯噔一下。
朱老师把两张票给了他们,上面用隶书印的北丰高中新年晚会的字样。
朱老师说是因为他们俩秋学期的考试平均成绩在班上排名前二,所以班上这两张票给了他们。
北丰高中的小礼堂座位有限,历来都是一部分学生在班上看电视直播,一部分同学会去礼堂现场观看。
莫依然捏着票慢吞吞回到教室,李思雯扒拉着莫依然的肩膀,语气雀跃:“朱老师喊你干嘛去了?”
莫依然将手中的票递给她,悲伤地坐在位子上抱着水壶喝水。
李思雯拿着票正面看看,又翻了个面看,满脸同情:“这么说,明天晚上你就不能和我们在教室吃零食了啊。”
“是。”莫依然语气幽怨。
天知道,莫依然根本不想去礼堂现场看。
礼堂老师多规矩大,哪里有教室开心,她都跟李思雯商量好带什么零食了。
晚自习回家,莫依然在校门口找到莫仲山,忍不住碎碎念抱怨:“我明天不能跟李思雯她们在教室吃零食了。”
莫仲山奇怪,毕竟莫依然在家念叨了好几天,顺手接过女儿肩上的书包问:“为什么?晚会不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