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依然正拿着李思雯的数学月考试卷看最后一道证明题。
老师课上虽然说最后一题有些超纲,一般的学生不用掌握,但莫依然还是想要搞明白,自己毕竟在考场上和这道题死磕了半小时。
下午第三节 下课铃响后,莫依然和李思雯一起跑去食堂。
莫依然艰难地在人头攒动的食堂里帮自己和李思雯占了两个位。
刚开学时她俩就说好一起去食堂,一个打饭,一个占位,分工相当明确。
莫依然找到位子坐下占好,百无聊赖地等李思雯在人数最多的盖浇饭窗口凯旋。
莫依然一边放空一边回忆刚刚最后一题的证明。
本来在看李思雯排队的眼神无意识地被一个拿着餐盘的女孩子吸引住了。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也许是女孩比较高挑,穿着黑色外套,和周围同学不太一样。
不管如何,莫依然在对方过来询问对面是否有人时给了否定的回答,并破天荒地主动和对方搭上了话。
原来是1班的。
学霸中的学霸。
怪不得看着和别人不一样,也许是学霸的金光。莫依然无厘头想着。
李思雯拿着餐盘坐在了她旁边,对面的女孩已经快吃好,吃得很快很利落,她吃完时,莫依然面前的饭刚动了三口。
女生吃完朝莫依然看了一眼,莫依然一愣,回了个笑给她。
等女生拿着餐盘走了之后,李思雯才问莫依然:“你认识啊?
“不认识。但跟我们一届。”莫依然又加了一句:“1班的。”
“嚯,学霸呀。”李思雯看向女生走的方向。
莫依然点点头继续吃饭,就听见李思雯在旁边一脸可惜:“应该问问他们班月考成绩和排名什么的。”
莫依然想不到李思雯有如此凶残的爱好。
北丰高中历来是重点班和重点班比,普通班和普通班比。
至于今年新设立的火箭班,肯定也是两个班之间,90个人比。
李思雯说这话莫依然可以理解,莫依然月考的成绩在他们班排第二,也许在重点班是中游,在火箭班甚至可能是倒数。
想到这儿,嘴里的番茄牛肉不香了,考试和排名真是目前莫依然人生中的头号敌人。
第2章
2012年10月
刚进10月,莫依然就得知一个噩耗——这周测800米。
严格说来,莫依然最讨厌的课不是数学,而是体育。
以绝望的心情走到操场之后,才听见体育老师说这节课先测男生的1000米,莫依如释重负,能拖一周是一周。
结果还是跑了半圈,因为妈妈同事的儿子跟她一个班,还坐在她后面,因此平时说话多一些,课间还是六人组零食搭子。
男生看上去高瘦,但在所有男生跑好之后还在跑道上苟延残喘最后半圈。
这让莫依然不由得想起自己跑800时的样子,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和零食结下的革命感情,满怀同情和同理心陪着拖拖拉拉跑了最后半圈。
还好体育老师心软给过了。
这周按组换座位,莫依然这组平移到了窗边,导致莫依然上课溜号的次数大大增加。
下午第一节 美术课,老师放了央视关于四羊方尊的纪录片,一半人在看,一半人在写作业。
莫依然在写晚上的物理作业,正冥思苦想做一道电学题。
莫依然电学学得不好,初二时刚学连电路图,脑子和画的图一起短路,不知道被老师面批了多少次。
因此遇到这种题格外打怵,当然也格外容易走神。
正好新座位靠着窗户,莫依然一抬眼就能看见外面浑浊的空气,好像卷着沙砾。
莫依然印象中没见过梧青市有这么差的空气质量。
她忍不住开始想象着如果站在外面深吸一口气,应该都能被里面的颗粒剌到呼吸道,于是只能尽量忽略鼻息间从门缝窗缝钻进教室的窒闷烟味。
纪录片放了一大半,外面的能见度也越来越低,刺鼻的味道越来越大。
教室里不少同学都已经不自觉捂着口鼻,第一节 课下也没几个学生出去。
莫依然呼吸道弱些,换季降温就咳嗽。
今天从中午就开始咳,隔几分钟咳一下,热水喝了两大杯,完全没用。
到了下午第二节 课,窗外的银杏树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只有一片烟黄,空气里的刺鼻味道光靠门窗已经完全关不住了。
班主任急匆匆在教学楼连廊上赶去对面的会议室,学校似乎开了紧急会议。
于是第三节 课上到一半,年级主任就打开了每个班的喇叭,操着流利的梧青方言通知:“各班注意,紧急通知,紧急通知,今天空气污染太严重,学校决定晚自习不上,高一所有学生五点半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