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宗是口锅+番外(542)

作者:芝麻年糕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好吧,也算我的优势。”江影拍拍她头顶。

“明天好好加油,我在外面等你。”

厨房间外人不能进,他看了下去医院换了强力绑带的腿,“不要逞强,吃不消了就交给陶师傅他们。”

许镜清点头。

“这个绑带特别好用,熊主任说一个小时没有问题。”

若不是熊主任肯首,整个寻味的人都不会让许镜清亲自下场。

再重要的评审也没有她的身体来的重要。

“好,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放心。”

许镜清乖乖点头。

未来还长,并不急于一时。落下来病症,反而得不偿失。

好好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上午大家去熟悉场地及灶具等物,用完午饭,评审正式开始。

不愧是国家级手笔,宽大的厨房同事容纳十人都绰绰有余。

按照要求,每家店总人数不能超过八个,其他店基本定格配置,只有寻味最少,只有六人。

人多力量大,可以在充沛的时间下更加专心的做好每一道菜。

但寻味的每一位,都是长期在高强度下锻炼出来的。

要手速有手速,要准头有准头,要技术有技术,让打分的评委看得连连点头。

“不错。”

一个评委道,“人虽少,但各司其职,行云流水,一丝不乱,难得进度还不落。”

董学兵瞅了眼,难得没有反驳。

两小时很快就过去了,马上要迎来最终评审。

第三百二十五章 传统和改良

清汤五件子很耗时,昨天就陶师傅就做准备工作了,许镜清今天只要盯着最后的火候并调味就可以。

除此外,她还负责的了芙蓉肉和茄鲞。

两样菜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腿上的伤口很给力的没有痛。

熊主任手艺太好了,回去给他加餐。

陶师傅和邵师傅两人今天挑大梁,凉菜和剩下几道热菜的80%都是他们完成的。

李元贝和邵岗主要负责香糟划水,蜜香糖藕,炒饭以及大部分点心。

盛家则帮大家打下手。

下午四点,宽敞的宴会厅内,十几张大圆桌上摆放着各团队完成的菜品。

专家团按照抽签顺序进行评审。

寻味排在第八位,位置相对靠后,这对成品菜如何保持出锅状态最好的口感,十分考验。

陶师傅带着众人一起站在指定区域,看评审团尝菜。

李元贝站的笔直,眼光一直跟着评审团走。

在终于轮到他们时,李元贝更是浑身紧绷,绍刚的余光里看到他发白的脸色,还有额角的汗珠,悄悄用手拍了下他的后背。

“放松。”

他用气音道。

李元贝被这措不及防的一拍,拍回了一些魂。

“哦。”

他微微颔首。

然后脑中又过了一遍自己刚刚的那些步骤,他确认自己已经做到了极限。

在一个评审拿起筷子的时候,他偷偷瞥了眼许老板。

见她面带微笑,和往常别无二致。

明明比自己年纪还小,为什么这么镇定。

许镜清镇定吗?

当然!

她甚至有一种兴奋感。

老祖宗,你看!

你教给我的,我今天完完全全都呈现出来了。

不仅是我,我们的整个团队,都一样。

传承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通过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努力,向着同个目标前进。

真好。

是不是?

以李博温为首的几人,先用柠檬水清了下口中味道,然后看向寻味这桌菜。

这桌菜与照片上有些微的不同。

并不是照片精修了更好看,而是现场食物色泽更诱人。

虽然会场内开着空调,菜已经不再冒热气,但温度刚刚好,适合入口。

李博温最先注意到的还是让他一直有点在意的芙蓉肉和茄鲞。

芙蓉肉外观真如如盛开的芙蓉花,远看栩栩如生,凑近还能闻到特殊香味。

不是糖醋味,也不是单纯的肉香。

为了搞清楚,李博温夹起一块芙蓉肉。

“咔嚓”

外表薄薄的面糊即使淋了酱汁也依旧十分酥脆,薄面衣十分剔透,里面肉片的粉色可以显出来。

每一片都是粉色的,是因为面糊里有煮熟的虾肉。

虾剥壳挑掉泥线后用花雕腌渍;五花肉切片刷酱料后晾晒; 再把虾肉放在肉片上,用刀背敲扁,将两者融为一体。

自家酒厂酿制的的花雕和鸡汤,勾芡淋在酥脆的肉片上。

杏子大小的金棕色肉片儿,因油炸而缩成圆形,摆盘后宛如朵朵芙蓉花。

不用尝就知道肉片有多嫩,待吃了后,更是发现鲜嫩的超过想象。

油炸火候掌握的炉火纯青,酥脆同时保持鲜嫩多汁。

“为什么油炸?”

董学兵问,“南菜中的芙蓉肉一般都是直接油炸的吧,还是第一次见到裹面糊的。”

上一篇:怪物下一篇:一狐酒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