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外婆看得心都揪在一起,她的囡囡啊,要是老许还在,要是她女儿女婿孩子啊,该多么心疼。
许镜清收回手,不在意地笑道:“一点都不辛苦,我现在很开心。”
“能陪在外婆身边,能做出让大家喜欢的食物,看到大家吃的满意我也很满足,比以前在京市上班开心多了。”
吴老头在祖孙倆说体己话的时候就自觉拿起报纸仔细研读,这会听到许镜清的话,不由点头。
“赵家妹子啊,你别太担心。以小许这手艺,就是去星级酒店当主厨也可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小许有天赋又努力,以后不愁不出头。”
“出院后你就安心复健,等身体养好了啊,还能帮小许顾店。”
许镜清向吴老头递了个感激的眼神,然后抱着外婆的手臂撒娇。
“是啊,外婆,家里的店铺已经快装修好了。以后光我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您可要帮我。”
对啊,她这把老骨头还有用。
许外婆灵台清明起来,自己不能成为囡囡的拖累。
“好,那都听你的。”
“好耶,那我们快回家看看家里的新店铺吧。”许镜清朝吴老头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吴老头故意叹了一口长长的气,“哎,还是外孙女好啊,贴心。哪像我家那个臭小子,整体忙的不见人影。”
其实他也是假意抱怨,真要让他和那小子天天大眼瞪小眼,他自己首先受不了。
许镜清想起昨天那家伙的请求:“麻烦许师傅先保密,我想给他老人家一个惊喜。”
这位老人家,你可能冤枉你家好外孙了。
第三十一章 冒牌货
出租车战战兢兢开进小巷子,然后在最里面的一家自建二层小楼前的空地上停下。
“外婆,小心脚下。”
一道宛如微风拂过水面的轻柔声音响起,然后车里下来一个秀丽如水的女孩,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扶着一个行动不利索的老太太下车。
正是下午两三点,阳光正好,照的门前巷子里的几颗香椿树生机勃勃。
住了一个月的院,许外婆可想家了。
现在见到自家门口空地铺上了全新的“S”形砖块,平坦又整洁;而原本有点憋塞暗淡的一楼被改建的窗明几净,到处亮堂堂的,老太太心里可开心了。
“老姐姐,你回来啦!”
隔壁的王奶奶听到声音第一个跑出来,接着谢秀莲和王建祥也都跑过来。
“婶子,你出院啦。哎哟哟,你都不知道这些天我有多担心,幸好你平安无事。”
谢秀莲舌灿莲花,表达着自己的担忧和关系。
王建祥则老实的搓了下手,“大姐,你回来了。”
看到旁边的行李,主动提起来,“这些重,我来搬。”
一踏进装修一新的店面,大家都觉得神清气爽。
“小许也太能干了。做了一手好菜馋的我家小宝天天要吃姐姐做的菜,就连这装修也是她一手包办的。老姐姐,你可真是有福啊。”
王奶奶感慨。
许外婆欣慰地拍着外孙女挽着她的手,然后谦虚的说:“她还是个小孩子,以后这孩子开饭馆还要请各位多照顾,要是哪里做得不好的,大家也不要客气的只管提意见。”
在小巷子里开饭馆,日子长了难免会有些磕绊,许外婆先将态度放低,免得到时候真伤了邻里和气。
“大姐,小清装修时候已经全部考虑好了。”
王建祥将许镜清展示给他们看过的那些设备和装修内容和许外婆说了一遍,然后开起玩笑来
“小清的手艺真是没话说,以后饭馆开起来,我的养老钱都要不够花喽。”
许镜清连忙笑答:“大伯你来吃的话,我肯定要打折的。”
谢秀莲一听刚想说话,王奶奶就抢先道:“你这孩子,刚还夸你能干,现在怎么糊涂了?你这小饭馆赚钱不容易,我们怎么会来占你便宜。”
“不打紧的,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以后我这饭馆开着,只要是住这里的叔伯阿姨来吃,就给你们打九折。”
许镜清豪气的说。
“哎哟哟,你这孩子哟,怎么这么实诚呢!”
王奶奶气的要去拍她了,这话一出,不知道多少人来占小便宜。
“不碍事,都是街坊邻居,大家开心最重要。”
许外婆笑呵呵地,并没有否认许镜清的话。
许镜清也跟着笑,她不是头脑一发热说大话,而是有自己的思量。
一来这个小巷里的住户不多,总共就十来家;二是这里的住户大多节俭,不会顿顿下馆子;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和气生财,她这店开在巷子最里面,外面的人要是使个绊子,损失的不止一点,还不如舍些小财与大家搞好关系获得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