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镜清朝她笑笑,一点也不嫌弃。
葱白一样的手拿起洗的干净的白底青条纹边小圆碗,大大喝了一口,“小时候我外婆经常给我煮生姜水,好久不喝怪想念的。”
黄秀秀见状,神色也缓和起来。
而顾峰则还记挂着他刚刚听到的那句话,心里挠得难受。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许镜清就主动提起了。
“其实刚刚我听到了大概,顾师傅,这个订单您别退了。”
顾峰听后以为她是看见自己家情况不好,想帮自己。
他忙拒绝,“不成,我不能一直仿冒别人家的东西。”
顾家落魄了,但顾家手艺和风骨不能丢。
“那如果不是仿冒,而是合作呢?”
许镜清捧着那只小圆碗,抛出一句让人头脑发晕的话。
“合,合作?”
顾峰以为自己听错了。
“为什么?”
他有一肚子的疑问,为什么选他?
他这就一个小作坊,没有厂房,没有先进机械,没有工人。
许镜清放下了碗,认真的道,“顾师傅,您昨天送的点心我很喜欢。”
她拒绝了钱,收下了顾师傅亲手做的糕点,没想到给了她和老祖宗大惊喜。
“我想问下,那几样糕点,您是从哪学的?”
她盯着顾峰看,想要得一个确定的答案。
黄秀秀听出来了,许老板是看上了老顾的手艺。
她忙道代男人回答:“那是老顾家祖传配方,代代相传,传到他这是第十九代了。”
许镜清扬起一个笑意,对着还有点迟疑的顾峰道:“顾师傅的手艺十分精妙,昨天那些糕点让我一饱口福了。”
听到她称赞自己的手艺,顾峰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哪里哪里。”
“我不是恭维,而是真心觉得您做的很好,这也是我想要找您合作的理由。”
许镜清十分诚恳。
她想找顾峰合作,不单是因为他可能是老祖宗徒弟后人,更重要的是他的手艺。
顾峰被人这么肯定,一时有些手足无措。
他从小跟着父亲做糕点,已经做了三十多年了。
别人玩泥巴,他在揉面粉;别人捉迷藏他在烙面团;别人玩球时他在捏花样,一个个春夏秋冬这么挨过来。
渐渐的做糕点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父死子继,他接过了这家糕点店。
虽然他们家又很多精妙的点心房子,可从他曾祖父那代开始,店里卖的都是普通糕点,就赚个辛苦钱。
没办法,这百年来,刚开始吃饭都是问题,后来温饱满足了,也都是普通家庭,消费不起高端糕点。
况且随着时代变迁,现在人更喜欢面包,蛋糕,饼干,泡芙之类的西点。
而老一辈客户相继去世,顾记点心生意也越发冷清,最后关门了。
十几年前,小作坊最后的一个工人也走了,只剩他和老婆维持着小作坊。
“顾师傅,能带我参观下您家的作坊吗?”
许镜清不给他压力,主动提出想看看,也给时间让两人消化。
她笃定,顾师傅会同意的。
第二百四十四章 谈合作
小作坊就在顾家旁边的一间矮屋内,屋龄不小,外面看上去灰扑扑,屋顶的瓦片也有滑落现象,说不定雨天还会漏雨。
从这点一看,就能得知顾家的情况是真的不好。
不过许镜清一走进去就发现屋内被整理的井然有序十分干净,看得出日常被维护的很用心。
点心案桌上正在发面,一旁的不锈钢大盆中装着刚熬好的豆沙。
“顾师傅这是在做什么点心啊?”
“豆沙卷。”
顾峰看发面时间也差不多,当即和她道了声歉,然会揭开了湿布,用手试了下面团,软度刚好。
“顾师傅您忙您的,我等你忙完了再说。”
面团发好后若不及时制作,做出来的点心就会差些口感。
要换个其他人,此时哪管什么面团,谈大生意才最重要。
但顾峰有点一根筋,还真的就自顾自忙起来了。
黄秀秀有点着急,但也是口拙老实的,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从顾峰做豆沙卷开始,许四宝的眼睛就牢牢盯着。
许镜清见状,便把注意力放在了黄秀秀身上。
“黄婶,”许镜清看着她,“我可以这样喊您吧。”
黄秀秀受宠若惊,连连点头。
“可以可以。”
她和黄秀秀开始闲聊起来,都是些家长里短,会和普通街坊邻居一般。
“黄婶,我看到你们家墙上都贴满了奖状,您孩子真优秀。”
“嗯,是我儿子小朗。”
听到人夸自己孩子,再谦虚的母亲也会忍不住欣喜,何况小朗一直是她的骄傲。
“他一直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没让我和他爸操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