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既然老板发话给他解决后顾之忧,那古青严也不是没眼色的,当即不再迟疑的答应。
然后又想起寻味还看上了鱼塘里的鱼。
“宋总,那鱼塘里养的都是普通的鲢鱼和鲫鱼,一般饭店很少用这些鱼,我们荣华楼更是不用的。”
要说鸡鸭鹅还有鸡蛋鸭蛋,他收了还能自用或转卖,这种鱼塘里养殖的淡水鱼,一股土腥味,他们楼根本不会用。
可惜他低估了宋如暇的疯狂。
“有多少!要多少!”
“宋总!”
“你要是做不好,我不介意换个其他人来试试。”
宋如暇威胁道。
古青严彻底蚌埠住了,那鱼塘里的鱼,少说也要上千百斤。
收下那上千斤,注定卖不掉也分不掉的鱼,他能干嘛?
可要是不照着做,他的店长之位虽不会真到头也会被穿小鞋。
这两个选择,不过是早死还是晚死的问题。
正当古青严陷入天人交战之时,电话那头传来了女人蛊惑人心的声音。
“你去看看寻味收了河鱼怎么做的,照着做不就行了。”
宋如暇自认好心给自己的蠢下属指了条明路。
“她能卖出去,我们荣华楼没道理卖不出去。”
“如果你做不到,那我只能和集团汇报,你的能力可能不足以管理一家分店。”
在她的连敲带打之下,古青严咬牙应了。
一通电话打了半个多小时,不仅村里人等的心焦,赵大海也十分忐忑。
该不会闹太大,对方要罢手了吧。
幸好古青严没有让他失望,或者说宋如暇的反应被许镜清准确预判了。
没过多久又来了一人,提着一个印刷中银行Logo的小塑料袋而来。
“钱到位了,现在可以交货了吧。”
那些带着家禽而来的而兴奋了,提着家禽就往前挤。
“可以可以,先称我的。”
“我先来的,你别插队啊。”
一时间鸡叫,鸭脚,鹅叫,还有人们的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赵大海功成身退,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许镜清。
得到消息的许镜清弯起唇角,“宋小姐真是好人,我觉得咱们还应该帮帮她,让她的爱心事迹传遍家家户户。”
赵大海搓着手,忽然觉得好激动是怎么回事?
“小清,需要我怎么做?”
“表叔,我这里真的缺肉,你再帮我跑跑附近的乡镇吧。”
于是未来几天,寻味天天卖素菜,唯一的荤腥就是汤面用的高汤。
宋如暇知道后越发得意,指着古青严跟着那个姓赵的老头子跑。
将十里八乡的禽类,蛋类和鱼塘里的鱼全收光了。
一周下来,许镜清已经从焦乐生介绍的肉商里选定了一家。
“表叔,差不多了。”
根据表叔传回来的消息,宋如暇指使人收了不下两千只鸡鸭鹅,还都是高价!
附近几个城镇共三个鱼塘,上万尾活鱼的合同也签了。
总价值,嗯,大概一百多万吧。
许镜清觉得虞城要给荣华楼颁发一个爱心助农企业的牌匾,以示鼓励和重视。
嗯,好像小林的爸爸就是管三农问题的,可以和他提一下。
第一百九十五章 表彰
将近两百万的现金!饶是荣华楼这样的大店一下子也掏不出来。
古青严调用了店里所有的可用资金,还是缺了几十万,宋如暇从宁市分店给他挪了一部分。
而虞城荣华楼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惠及农民百姓的事迹一时之间也成为了美谈。
市农业农村局给虞城荣华楼颁了一个大奖状。
“古经理,贵店真是深明大义,我代表全市农民朋友向贵店表示感谢。”
局长与他握手,笑得十分亲切。
“哪里哪里,能为为社会尽一份力而已,我们十分荣幸。”
虽不知道消息是则怎么传出去的,但能在市领导面前露脸,古青严很乐见其成。
局长听后点点头,“不过你们这次真的给市里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古青严听到这话,就觉得那一百九十万花的值。
局长将奖状颁发给他,然后又意味深长的道:
“虞城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农产品品质很高,只不过没有营销,所以不为外人知。希望荣华楼能作为虞城餐饮界的领军单位,借助全国分店优势,一起带动更多的餐饮企业,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虞城的农产品。”
古青严一愣,这话的意思是让他们店以后继续采购本地农户的农产品。
带动其他餐饮企业?
他要是凭借自己老大地位偶尔让大家采购一次还行,让人家一直采购,做梦吧。
每家饭店都有自己的供应商,里面有什么猫咪都自己心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