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妹子啊,你锻炼回来啦。这是我外孙,江影。”
吴老头一反刚刚在外孙面前傲娇的态度,对许外婆的态度十分热情。
他的表现看在江影眼中十分反常,他挑挑眉,他家老头子什么时候这么平易近人了?
赵妹子?这称呼可真接地气。
“赵婆婆好。”
他站起来彬彬有礼的朝许外婆颔首,姿态谦逊有礼,让人挑不出一点错处。
“行了,你也看到了我好的很,不用你操心。时间不早了,你去忙你的吧。”
吴老头催促。
“那我明天让荣华楼送午餐来,您有什么特别想吃的吗?”
江影弯腰询问自己的外公,哪知被拒绝了。
“不用,我午饭自己解决。”
想到今天中午小清送来的鱼面筋盖浇饭和青菜肉圆汤,吴老头觉得自己的肚子又饿了。
好想快点吃到明天中午小清做的饭啊,不知道小清会做什么呢?
赶紧躺下睡觉,这样一睁眼就到明天了,需要等待的时间就缩短了。
想到这吴老头子连连挥手,“好了好了,你快走吧,我要睡觉了。”
江影:……
他站在门外,还想嘱咐下老头子明天要做的检查项目,就听到刚刚开口赶人的外公正悄悄问:“赵妹子,明天小清会送什么饭来啊?是面呢还是盖浇饭呢?”
他拧了下眉,然后转身去护士站。
今晚值班的刘护士见一个身着黑色长风衣,肩宽腰窄腿长的超级大帅哥径直向自己走来,激动地恨不得掏出抽屉里的小镜子整理仪容。
“先生,请问有什么事?”
她用最甜美的声音询问。
江影目不斜视,只说自己是七病房吴老世良的家属,想了解下他平时的饮食情况。
刘护士脸上端起十二万分的笑容,“吴老先生用餐规律,三餐都按时按量,尤其中午那顿最是满意。”
江影听后不动神色的挑了下眉,“听我外公说中午那顿是同病房的赵婆婆家人送来的。”
说起许镜清,小刘已经顾不得眼前的大帅哥,咽了下口水:“是啊,赵婆婆的外孙女烧得一手好菜,吴老先生十分喜欢,每次上午开始就盼着许小姐早点过来。”
走出医院,江影坐上早就门口等待的轿车,他想了想后敲了下车内隔板,“小焦,你去查查和我外公同病房的人。”
老头子虽然退休了,但保不准有人还会别有用心的接近。
第二十三章 站稳脚跟
今天有了王奶奶和胖婶几人的帮忙,虽然需要处理的食材和准备工作比昨天的多出了小一半,但许镜清出摊的时间却比昨天早了一小时。
昨天收摊时隔壁的凉皮摊林二告诉她附近几个工厂的下班时间有错峰,让她下次早点来能赶上第一波人流。
“小许,你来啦。”
林二热情招呼,见许镜清吃力的端汤桶,还主动上前搭把手帮她扛上了餐车。
“谢谢林哥。”
对面卖糖粥的老夫妻也笑呵呵地招呼,“小姑娘,今天准备的比昨天多了啊。”
他们说着一口当地土话,满是皱纹的脸上有着淳朴的笑容。
“是啊,今天稍微多准备了一些,试试能不能都卖完。”
许镜清也报以微笑。
老夫妻中的老奶奶相对善谈一些,闻言就道:“你那面香得来哟,怎么会卖不掉?我看是不够卖!”
说完就笑了起来。
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许镜清将汤桶和浇头放在灶台上用慢慢用小火温着,面团被摆在不锈钢桌案上,铁锅加水,碗筷叠好,口罩袖套发罩全副武装,一切就绪。
时间差不多到五点三刻,距离这最近的工厂已打开厂门,年轻的工人们经历了一天的劳碌后饥肠辘辘,夜市飘出来的油香味让他们加快了脚步。
罗涛是外地来虞城的一名打工人,他不玩游戏不爱看小说也不喜欢追着工厂里的年轻姑娘们,唯一的爱好就是每天去夜市吃一顿。
他照例一下班就直奔夜市,这个夜市小吃种类繁多,光卖豆腐制品的就有三家,什么铁板煎豆腐,油炸臭豆腐还有虞城本地的豆腐脑。
在这打工的小半年内,他已摸清了这个夜市上的各个摊位,对哪家好吃哪家不好吃可谓是了若指掌。
今晚他打算去吃夜市中心黄金地带的那家鱿鱼卷饼,铁板上煎过的鱿鱼板,鱿鱼须,鱿鱼尾,刷上厚厚一层酱,撒上辣椒面,再用面饼皮一包,一口下去满嘴的酱香味鱿鱼,十分满足。
由于口味好,这家占据了夜市中心黄金位置的卷饼店生意火爆,每天都排长队。
罗涛冲地飞快,但到的时候前面已经有七八个人了,每人都和他一样要帮人带上两到三个,等起来最起码半个小时。